「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自己的燈,出去迎接新郎。她們中五個是糊塗的,五個是明智的糊塗的拿了燈,卻沒有隨身帶油;而明......」(瑪 25:1-13)(11月12日)
聖經:瑪 25:1-13
釋經
1-5節:新郎來了
「1 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希臘文 :parthenois),拿著自己的燈,出去迎接新郎。 2 她們中五個是糊塗的,五個是明智的。3 糊塗的拿了燈,卻沒有隨身帶油; 4 而明智的拿了燈,並且在壼裡帶了油。 5 因為新郎遲延,她們都打盹睡著了。」
「那時,天國好比」(1節)。天主的國和天國基本上是指同一的東西。瑪竇在本福音都有採用二者,但更喜歡採用「天國」──猶太人不大願意引用天主的名字,免得犯錯(出20:7)。「好比」一詞使人想起末世的幅度,但洗者若翰和耶穌都曾告訴我們,天國臨近了(3:2; 10:7)。這是真確的,部份是因為耶穌體現天國──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1:23)。這也是真確的,因為對那些願意讓天主在他生命中為王的人而言,天國臨在他們的心裡。
「十個童女(希臘文:parthenois),拿著自己的燈,出去迎接新郎」(1節)。耶穌描述婚禮的準備。婚禮舒緩單調乏味和辛勞的日常生活。婦女通常要照顧子女和打理家務。她們期待些許的娛樂,例如每日走到村裡的水井汲水,因為她們在那些會遇到其他村落的婦女。
但是,村裡的盛事偶然為她們沉悶的生活帶來突破──婚禮、嬰孩出生、成年禮──甚至葬禮。婚禮當然是最大的慶典。在婚禮上,新人連續幾天都是整個村莊的中心。對於新婚夫婦來說,這是他們一生中最愉快的一週。對他們的親友來說,這也是高興的一週──不可錯過的盛事!
婚禮其中一重要的儀式,就是由新娘的娘家巡遊到新人的新居。隨著新郎護送他的新娘前往新居時,沿途的賓客高舉火把,給他們照明。
對於團體的所有成員來說,婚禮是莫大的喜樂,而對應邀擔任伴娘的女孩子來說更甚。能夠被邀請參與婚禮是榮幸的,所以,那些答應擔任伴娘的,是熱誠地和負責任地參與。
「她們中五個是糊塗的,五個是明智的」(2節)。明智的和愚蠢的童女提醒我們耶穌在瑪7:24-27中所談及明智的和糊塗的建築者。在那個故事裡,聰明人在磐石上建築房屋,但愚昧人卻在沙土上建築。建在磐石上的房屋能抵擋風暴,但建在沙土上的卻坍塌了,且坍塌的很慘。耶穌說,那聰明人就是「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7:24)人。
「糊塗的拿了燈,卻沒有隨身帶油;而明智的拿了燈,並且在壺裡帶了油」(3-4節)。明智的童女只在一點上跟糊塗的童女不同──她們有先見之明,在壺裡帶了油,以作補充之用。糊塗的和明智的童女都睡著了,但明智的童女首先預備新郎的到來。她們既有燈又有油,無論新郎何時來到,她們都準備好迎接他。她們是準備好了的──準備正是這比喻的要點。
我們期望所有童女都準備好,因為新郎的來臨將標誌著一個盛大而喜樂慶節開始──這些童女生命中的精彩經歷。這段聖經的主題是準備,不是作最壞的準備,而是作最好的準備。真正的驚奇是,她們中有五個人是沒有準備的──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看到一些沒有準備的人,例如學生在測驗沒有溫習時,便會搖頭嘆息,因他們缺乏準備而感到驚訝,但然後,我們想起自己糊塗的時刻。
「因為新郎遲延,她們都打盹睡著了」(5節)。新郎遲延是這故事的關鍵。明智的和糊塗的童女都準備新郎的來臨,但唯有明智的童女也為新郎的遲延作準備。正如上文所指,瑪竇在撰寫本福音時,是耶穌復活後半世紀,他正在努力面對基督第二次來臨遲延的問題。在這一連串比喻中,他鼓勵教會保持警醒,即使他們對於保持「警覺的狀態」感到疲乏。
這比喻包括一些寓言的元素(含有隱藏或象徵意義的人、物、和事)。學者大致上認為:
──童女是等待基督再來的教會。
──新郎是基督。
──婚宴歡欣喜樂的場合,是基督在此為他的教會而來──羔羊的婚宴(默19:9)。
──新郎的遲延相稱於瑪利亞瑪竇的教會所經歷的基督再來的遲延。
──新郎在半夜到來,這是基督再來。
──關門是最後審判。
然而,學者在他們對油的解釋這方面卻意見紛紜,是值得我們留意的。如果這故事的要旨是我們必須準備好油來迎接基督的來臨,那麼,油是什麼?路德說,這就是信德。其他人認為這是虔敬、善功,或個人與主的關係。
如果要了解油的含意,就必須察看這段經文的語境──包括這四個比喻的語境,以及整個瑪竇福音較廣泛的語境:
──在忠僕與惡僕的比喻(24:45-51),忠信的僕人,就是主人回來時發現在工作的那一位。作好準備──帶備油──解作忠誠地為主工作。
──在塔冷通的比喻(25:14-30),忠信的僕人明智地運用託付給他們的資源。作好準備──帶備油──解作好的管家──小心管理金錢。
──在公審判的比喻(25:31-46),人子賞報那些給飢餓者食物,給口渴者飲料,接待客人,給赤身露體的者衣服,照顧患病的人和探望獄中的人──相稱於耶穌在本福音提出最大的誡命──愛天主和愛近人(22:37-40)。作好準備──帶備油──解作慷慨對待有需要的人。
──在本福音的較廣泛的語境下,山中聖訓(5-7章)讓我們領悟基督的期望。作好準備──帶備油──解作服從耶穌的教訓。
本比喻尖銳地向那些強調透過入門儀式而不要求成長的基督徒講話。一個好的開始仍不是一個好比賽。正如我們從瑪13:44-46寶貝和珍珠的比喻學到,只是『找到』寶貝是不足夠的,儘管這是首要的;還必須『賣掉一切』,買了它,好能擁有它……在瑪竇福音,基督徒生活是艱辛的門徒生活……一次性的基督信仰是誤導的,而且是注定是不幸的。
6-12節:新郎來了
「6 半夜有人喊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罷! 7 那些童女遂都起來,裝備她們的燈。 8 糊塗的對明智的說:把你們的油,分些給我們罷!因為我們的燈快要滅了!9 明智的答說:怕為我們和你們都不夠,更好你們到賣油的那裡去,為自己買罷! 10 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準備好了的,就同他進去,共赴婚宴;門遂關上了。11 末後,其餘的童女也來了,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罷! 12 他卻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半夜有人喊說」(6節)。他們聽到警號──新郎來了(6節)。十個童女,包括明智的和糊塗的,都起來裝備她們的燈(7節)。
「糊塗的對明智的說:把你們的油,分些給我們罷!因為我們的燈快要滅了!」(8節)。糊塗的童女看見自己沒有足夠的油,便要求明智明把自己的油分給她們,但明智的拒絕(9節)。我們可能以為這些明智的童女很自私,但其實她們是明智的。假如她們把油分給對方,便會很快用完,而未能照明新郎的婚宴。她們用五個火炬來照亮整個路程,總比起初用十個火炬,而後來可能要在黑暗中行走來得更好。
「明智的答說:怕為我們和你們都不夠,更好你們到賣油的那裡去,為自己買罷!」(9節)。明智的童女不是小心眼的。她們沒有批評糊塗的童女不作好準備,反而提出解決的方法──去商店買多些油回來──這確是可行的。今次的婚宴是村莊為期一週的盛事。糊塗的童女可以期望鄰人會盡一切辦法來幫助她們。
「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準備好了的,就同他進去,共赴婚宴;門遂關上了」(10節)。耶穌沒有說她們買到了油沒有,但很可能是買得到的。然而,這已沒關係,因為在需要的時候,她們沒有油。巡遊已結束,她們的油還有什麼用處?
她們懇求,「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罷!」(11節),但新郎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12節)。新郎的態度看來是苛刻的,但是,對於糊塗的童女嚴重失職,這是適當的回應。婚禮應該是這對夫婦一生的重要時刻,但糊塗的童女幾乎破壞了一切──這是不能估計的冒犯──嚴重的侮辱。
與這個比喻平行的,當然是耶穌的降生和被釘十字架。天主子從天降來,居住在我們中間,為我們而死。他給予我們聖經的見證和無數忠信的門徒。他派遣聖神來激勵、引導和指示我們。他給我們一生來認識他。如果我們拒絕他,我們要預料門最終會關上的。
較早前,耶穌警告,「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天國。到那一天有許多人要向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因你的名字說過預言,因你的名字驅過魔鬼,因你的名字行過許多奇蹟嗎?那時,我必要向他們聲明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罷!」(7:21-23)。耶穌清楚說明他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認真遵守的標準──服從我們所必須渴望的。在本比喻,他亦清楚指出,有時間給我們悔改,而且幾時悔改是太遲的。當新郎來到,才去問人家借油,已太遲了;才求助,已太遲了;才祈禱,已太遲了;才讀聖經,已太遲了;才領洗,已太遲了;才準備,已太遲了。當門關上時才懇求,已太遲了。不管是我們是哭泣,或是哀號,或是咬牙切齒,門仍是緊緊地關上。
本故事的要旨,是我們必須隨時準備主的來臨,因為他會在意想不到的日子來臨(24:36)。基督一旦來到,便再沒有機會準備。那些已準備好的人將被接納,而沒有準備的人將被拒絕。
我們應謹記,死亡也好像基督再來一樣是終結的,也是預料不到的。對某些人來說,死亡就在人生最青春的時刻到來,是迅速的和出乎意料的。我們或是準備,或是沒有準備──我們或是獲准參加婚宴,或是吃閉門羹!
在瑪竇福音,準備當然是度天國的生活,活出山中聖訓所描述的生活質素。很多人會遵行一段日子;但是,當天國遲延,問題便出現了。作一天締造和平的人,總不如要一年復一年地締造和平那麼費力」
在今天教會的宣講,基督再來」這題目不是十分流行。但是,我們必須響起警號──幫助人作準備。未能做到這一點,就是「錯過新約神學其中重要的幅度,也遺漏初期基督徒所盼望的首要事件。
耶穌越遲延,我們越難於保持準備。但是,在教會內明智的人,就是那些準備耶穌遲延的人;他們在黑夜中仍持守信仰;即使看不見新郎來,仍事奉、希望、祈求、等待天主應許的勝利。「唯獨堅持到的,才可得救」(24:13) 。
13節:該醒寤
「13所以,你們該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時辰。」
耶穌在總結時指出,我們必須不斷準備,因為我們「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