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耶穌離開了群眾,來到家裏,他的門徒就前來對他說:「請把田間莠子的比喻給我們講解一下!」他就回答說:「那撒好種子的,就是人子...」(瑪13:36-43)(8月1日)
聖亞豐索(主教、聖師)(紀念)
聖人於1696年在拿玻里出生。他攻讀法律,精通教會法及民法。晉鐸後,創立贖世主修會。他一生從事宣講,以促進教友生活,又致力寫作,特別有關倫理神學;他被認為是倫理神學的泰斗。後被選為聖亞加達區主教,不久後辭職,重返修會,1787年在拿玻里附近諾查拉的會院中安逝。
耶穌、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瑪1:23),當我們是雜草叢生時,他寄居在我們中間(若1:14)。就如一粒麥子,他落在地裡死去,為的是要結出更多的果實(若12:24)以改變生命。他的死為把曾經是充滿罪惡的雜草的我們轉變為麥子。
耶穌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羅5:8),當我們居住在充滿莠子一般的罪人世界中我們為什麼要愁悶呢?(瑪13:38)我們不用沮喪。如果耶穌愛罪人甚至為他們而死,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也必須要同樣做。要求耶穌賜給我們祂的聖心,好使我們也能愛惜那些在我們中的罪惡的莠子。我們也要死於自我,為轉化更多人,為使更多人得救(見格前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