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耶穌向他的門徒說:「沒有徒弟勝過師傅的,也沒有僕人勝過他主人的;徒弟能如他的師傅一樣,僕人能如他的主人一樣,也就夠了。若人們稱家主為『貝耳則步』......」(瑪10:24-33)(7月15日)
聖文德主教(聖師)(紀念)
聖人約在1218年左右,生於意大利。及長,約20歲,加入方濟會,負笈巴黎攻讀哲學與神學,獲得大學教授職,並與聖多瑪斯阿奎納熟悉。聖人致力教授神學及聖經,成績卓著;約36歲,當選方濟會總會長,賢明處理會務,致力於會士的團結,有第二會祖之譽;他所寫的方濟生平,被奉為法定本,以取代其他版本。1273年,雖堅決推辭,但不獲接納,遂被任為阿巴諾主教,並委為樞機。相傳,當教宗特使給他送上樞機禮帽時,他仍在清洗碗碟,遂請特使隨意把禮帽掛在樹上。他於1274年,被召去參加里昂大公會議,並竭力與東正教會溝通,希望達致合一,但他在里昂大公會議閉幕前兩天,突然發病,在7月15日去世。聖人生平著作等身,長於奧秘神學,所著神學與哲學書籍,以「愛」為依歸,影響深遠。因聖人充滿熾愛之火,有「色辣芬天使博士」的美譽。
上主在聖經中曾三百六十五次告訴我們「不要害怕」,這是我們每天應持的態度。在創世紀中,若瑟曾兩次對他的兄弟說:「不要害怕」(見創50:19,21)。同樣地,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命令我們:「不要受他們恫嚇」,「不要害怕」(瑪10:26,31)。
請大家留意,上主不但經常告訴我們「不要害怕」,這更是一條命令。我們唯一要害怕的是天主,害怕天主跟其他類型的恐懼是不同的。害怕天主的原因,不是因為害怕受到傷害,而是敬畏衪光榮的臨在。其他所有的恐懼是「徒然」(路8:50),當我們受恐懼操縱時,它更成為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