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一主日 (舉行候洗者甄選禮)

「那時候,法利塞人商討,怎樣在言談上,叫耶穌落入圈套。於是,法利塞人派自己的門徒和黑落德黨人,到耶穌面前,說:「師父......」(路4:1-13)(3月6日)

聖經:路4:1-13

釋經

1-13節:耶穌的誘惑

在瑪竇(3:13-4:11)和馬爾谷(1:9-13),耶穌在受洗後立即受誘惑。路加在兩個故事之間加插了族譜,也許是按照出6章的模式來敘述,因為出6章也在梅瑟的被召和職務之間加插他的族譜。族譜亦有助於建立耶穌是誰。他是「厄諾士是舍特的兒子,舍特是亞當的兒子,亞當是天主的兒子」(3:38)。天主子這稱銜對於受洗和受誘惑的故事都是重要的。

「亞當的兒子,亞當是天主的兒子。」我們想到亞當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參閱1:26-37),是首個天主的兒子。好像耶穌一樣,亞當也受試探。好像耶穌一樣,他亦受食物的誘惑(是果子而不是餅,但都是食物)。然而,他沒有好像耶穌那樣,經過長時期禁食而挨餓,亞當有很多食物,但亞當未能通過試探(創3章)。耶穌沒有好像亞當那樣,耶穌即使面對最嚴峻的試探,他仍證實自己是忠信的。

路加已告訴我們,惡勢力是在世上運作──惡勢力會影響耶穌(1:79; 2:34; 3:19-20)。在這力量背景站著魔鬼,現在從幕後走出來,直接與那一位天主藉他而展示其救贖旨意者對抗。另一方面,在耶穌背後,站了聖神,好使透過這角色,4:1-13展現無比巨大的衝突。

馬爾谷告訴我們耶穌受誘惑,卻沒有詳加描述(谷1:12-13)。瑪竇列出三個誘惑的次序為:餅、聖殿頂、王國(瑪4:3-9)。路加把最後兩個誘惑的次序調換,即:餅、王國、聖殿頂。他這樣做,是為了強調耶路撒冷。本福音約一半內容是講述耶穌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9:51-19:44),而耶穌傳教生活在耶路撒冷達致高峰,即他的死亡和復活。因此,路加把耶穌受誘惑的故事結構朝向耶路撒冷,為配合大部份故事的運作。

三個誘惑跟以色列在曠野所體驗的誘惑互相呼應:

──把石頭變餅的誘惑(2b-4節)是不信任天主的養育,因而相似以色列未能信任天主在曠野中養育他們。以色列向梅瑟投訴:「巴不得我們在埃及國坐在肉鍋旁,有食物吃飽的時候,死在上主的手中!你們領我們到這曠野裡來,是想叫這全會眾餓死啊」(出16:3)。天主為了回應,便賜給他們瑪納,但不准他們收集超過每日所需要的,除了為準備安息日以外(出16:4-5)。天主告訴梅瑟,祂要試探他們,為看「他們是否遵行我的法律」(出16:4)。「但他們沒有聽梅瑟的話;有些人把一些留到早晨,但都被虫子咬爛,發生臭味」(出16:20)。

──第二個誘惑是朝拜魔鬼,然後獲得普世萬國(5-8節),這相似以色列受誘惑去朝拜其他神祇。天主命令:「你要敬畏上主你的天主,只事奉他,只以他的名起誓。不可追隨別的神,即你們四周民族的神,因為在你中間的上主你的天主,是忌邪的天主」(申6:13-15)。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首先未能通過這個試探,他們造了一頭金牛,又朝拜牠(出32:4;申9:16)──但這只是很多類似失敗中的首個。

──耶穌的第三個誘惑,就是從聖殿頂跳下去(9-12節),強迫天主保護他,實在是試探天主的誘惑。這相似以色列在瑪撒和默黎巴那天試探天主,他們抱怨梅瑟說:「你為什麼從埃及領我們上來?難道要使我們,我們的子女和牲畜都渴死嗎?」(出17:3)。梅瑟稱那地方為瑪撒(解作「試探」)和默黎巴(解作「爭吵」),因為以色列子民在那裡爭吵過,並試探過上主說:『上主是否在我們中間?』」(出17:7;也參閱申6:16)。

我們要注意耶穌如何應付這三個誘惑。他運用兩個不太神秘的秘訣來擋開魔鬼的攻擊:

──首先是聖神。耶穌「充滿聖神」,而聖神幫助他抵抗誘惑。

──其次是聖經。耶穌引述經文來回應每次誘惑。他認識聖經,因為他自小已研讀。在他的手裡,聖經成為他用來防衛的「聖神的利劍」(弗6:17)。他如此熟悉聖經,以致他毫無猶豫地找到確實的章節來對抗將臨的危險。

我們有同一不太神秘的秘訣。我們在領洗時獲得聖神的恩賜。聖經已是隨手可得,大量翻譯本和聖經軟件。我們所缺乏的是聖經的文化。聖經在我們手裡,就好像工具箱在一個沒有技術的人手裡。我們需要時常接受訓練,好能在困境出現時有所準備。聖經知識準備我們面對危機。

「此間,在(耶穌傳教生活)開始的時候,我們純粹知道耶穌不會做什麼。我們發現他將不會是那種的默西亞,他不會採用的方法,他不會追求的目的。耶穌的使命,隨著他剛受洗,就是以抵抗勢力為開始;它以一個「不」來面對那驅動世界和導向死亡的勢力和優先。這也是指導性的。我們需要學習「說不!」

1-2a節:充滿聖神──受魔鬼試探

「1 耶穌充滿聖神,由約但河回來,就被聖神引到荒野裡去了,2a 四十天的工夫受魔鬼試探; 」

──天使加俾額爾向瑪利亞解釋,她雖是貞女,卻要懷孕生子,因為「聖神要臨於妳……」(1:35)。

──洗者若翰許諾耶穌將要「以聖神和火」施洗(3:16)。

──耶穌受洗時,「聖神藉著一個形像,如同鴿子,降在他上邊」(3:22)。

──耶穌不是獨自到荒野去,而是「充滿聖神」和「被聖神引到」(4:1)。

──在誘惑結束後,「耶穌因聖神的德能,回到加利肋亞。他的名聲音傳遍了臨近各地」(4:14)。

──在納匝肋會堂,書卷上寫著:「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4:18)。

──在五旬節那天,「眾人(門徒)都充滿了聖神,照聖神賜給他們的話,說起外方話來」(宗2:4)。正如聖神陪同耶穌履行他的職務,也會陪同教會履行職務。

「四十天」(2a節)。四十是常用的數字,解作「很多」。四十與飢餓的連繫,是以色列救恩史中經常重複的主題:

──梅瑟在西乃山上停留了四十天四十夜,沒有吃飯,也沒有喝水(出34:28)。

──以色列民在曠野漂泊四十年,抱怨差點餓死(出16:2-3)。

──厄里亞走了四十天的路程,卻沒有食物(列上19:8)。

因此,「四十天」把耶穌跟以色列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連接起來。

2b-4節:第一個誘惑

「2b 他在那時期內什麼也沒有吃,過了那期就餓了。 3 魔鬼對他說:「你若是天主子,命這塊石頭變成餅吧!」 4 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

耶穌「他在那時期內什麼也沒有吃,過了那期就餓了」(2b節)。耶穌四十天沒有受誘惑,而是經過四十天禁食後,身體變得軟弱,誘惑便出現了。

「你若是天主子」(3節)。路加剛才報導耶穌受洗時,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喜悅」(3:22)。現在,魔鬼好像空手道專家,力求使耶穌的力量轉向牠,利用耶穌的聖子身份來引誘他把力量轉移到自私的目標上。

──他們說你是天主子。如果那是真的,你應輕易處理這小小的計劃。

──你若是天主子,你的父當然不期望你喪失生命中重要的東西。照顧你自己吧!你必須保持力量!

但是,耶穌現在必須做他後來教訓門徒的:「我們的日用糧,求你天天賜給我們」(11:3)──努力爭取天國,而不是食物和衣服(12:22-31)。

我們可想像魔鬼對我們說,你若是老闆……你若是那一位……你若是我的朋友……你若是好母親……你若是愛國者……你若是專家……你若是隊員……你若是真的相信……甚至,你若是愛主……要留心聆聽接著的話。如果是來自魔鬼的,便會遮掩在背叛中。要注意,每一點都是強點(即做老闆或好母親),而不是弱點。魔鬼常常攻擊我們以為無需保衛的高牆。

「命這塊石頭變成餅吧」(3節)。路加更瑪竇的敘述有少許分別,但可能是重要的細節:

──在瑪竇,誘惑者說,「命這些石頭(複數)變成餅(複數)」,也許建議耶穌應做餅,不但為自己,也為其他飢餓的人。

──在路加,魔鬼說,「命這塊石頭(單數)變成餅(單數)」,耶穌應解決自己的飢餓。

有很多不同的誘惑。在瑪竇的敘述,其吸引力似乎是耶穌對別人的憐憫。在路加的敘述,其吸引力較為基本,較為個人,較為自私。儘管對憐憫的吸引是強烈的,但對自己的吸引往往更加強烈。人(耶穌也是人)擁有很強烈的求生意志。空中服務員受訓練,在撞機時要確保自己活下去,好能協助乘客求生。父母需要為了照顧孩子而活下來。耶穌需要活下來,才能履行他的使命,但他沒有!

「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4節)。這經文引自申8:3,全文是:「他磨難了你,使你感到饑餓,卻以你和你祖先所不認識的瑪納,養育了你,叫你知道人生活不但靠食物,而且也靠上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生活。」

要注意瑪納(以色列在曠野中的餅)跟魔鬼在荒野中引誘耶穌的餅之間的連繫。以色列對餅的需求,是次於以色列對理解天主賜予餅的需求。耶穌,由於他理解那個事實,所以能夠抗拒自己著手處理的誘惑。

5-8節:第二個誘惑

「5 魔鬼引他到高處,頃時間把普世萬國指給他看, 6 並對他說:這一切權勢及其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全交給我了;我願意把它給誰,就給誰。 7 所以你若是朝拜我,這一切都是你的。」 8 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他。』」

第二個誘惑是引誘耶穌朝拜魔鬼──假天主──以邪惡的方法(朝拜魔鬼)去完成一個好目的(光榮與權威)。耶穌來是為了光榮與權威,但他會透過被高舉在十字架上而獲得,而不是向邪惡者下跪。他的光榮與權威是來自天主,而不是魔鬼。

我們也受誘惑,透過邪惡的方法來達致好的目的。學校為提昇自我形象,讓未有準備的學生升級。學生透過作弊而通過考試。宣道者為使教堂座無虛席,便告訴人們他們想聽的東西,而不是召叫他們背負十字架。我們每個人都容易以壞的方法來達致好的目的。

「普世萬國」(5節)。一個對萬國擁有宗主權的帝國,轉過來控制城市,這想像恰恰是路加對(羅馬)帝國安排的看法(參閱路19:12-27)。雖然路加通常用「國」來指「天國」,路11:17-18的討論給我們顯示出魔鬼是一個反王國的統治者。

「這一切權勢及其榮華,我都要給你」(6節)。這是本福音首次提及權勢(權威),但有關權威的問題會再三出現:

──人都十分驚奇耶穌的教訓,因為他的話具有一種權威(4:32)。

──他用權柄和能力命令邪魔,而他們竟出去了(4:36)。

──人子有權赦罪(5:24)。

──百夫長,雖是「受派在人權下的」,將承認耶穌的權威(7:8)。

──耶穌賜給門徒制伏一切魔鬼的權柄(9:1),踐踏在蛇蠍上的權柄,並能「制伏仇敵的一切勢力」(10:19)。

──耶穌將警告群眾,不要害怕那些殺害肉身,而應當害怕有權柄把人投入地獄的那一位(12:5)。

──司祭、經師、和長老將問耶穌憑什麼權柄作事(20:2)。

耶穌回答魔鬼說:「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他』」(8節)。這句話是引述申6:13。默西亞沒有豁免對以色列最基本的要求:唯獨朝拜天主。

9-12節:

「9 魔鬼又引他到耶路撒冷,把他放在聖殿頂上,向衪說:「你若是天主子,從這裡跳下去吧! 10 因為經上記載:『他為你吩咐自己的天使保護你, 11 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12 耶穌回答說:「經上說:『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

「聖殿頂」(9節)。這可能是聖殿高門的頂,或者是「王門」,聳在立在懸崖,距離克德龍谷約四百五十尺高。

耶穌用聖經來對抗兩個誘惑,魔鬼於是以聖經語言──引述詠91:11-12──來提出第三個誘惑。這不是默西亞的聖詠──應許保護默西亞免遭傷害──而是讚美天主保護信友。

諷刺的是,魔鬼引誘耶穌不忠於天主,要試探天主,卻相信聖詠對信友所作出的許諾。這是半真半假的陳述,目的是使人混亂。

路加認為從聖殿頂跳下去的挑戰是誘惑的高峰,因為它引誘耶穌根據自己身為天主子的優越身份,要求天主使他脫離威脅到生命的脆弱性」,從而使耶穌免除十字架。但是,天主對耶穌的旨意……是(他)應透過死亡而得以保存,並非從死亡得以保存。

耶穌回答說:「經上說:『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12節)。這經文引自申6:16,所指的是一次事件,「以色列子民爭吵過,並試探過上主說:『上主是否在我們中間?』」(出17:7)。

13節:再等待機會

「13 魔鬼用盡了各種試探後,就離開了他,再等待機會。」

魔鬼沒有放棄,卻只是等待時機:

──他會激勵經師和法利塞人設計陷害耶穌。

──他會激勵別人向耶穌要求徵兆(11:16, 29-32)。

──他會肯定與耶穌一起在橄欖山上,希望耶穌能在最後時刻被勸阻不履行使命(22:39-46)。

──他會用出賣,不但是茹達斯,還有伯多祿的出賣來傷害耶穌(22:3, 54-62)。

──在十字架上,他會透過領袖、士兵和罪犯來嘲笑耶穌(23:35-39)。隨著耶穌最後的服從(22:42)的行動臨近,受難將是魔鬼特別攻擊的時刻(22:3,31,53,39-46)。

然而,魔鬼將失敗,因為耶穌是充滿聖神,又被聖神引領(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