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第二主日

「凱撒提庇留執政第十五年,般雀比拉多作猶太總督,黑落德作加里肋亞分封侯,他的兄弟斐理伯作依突勒雅和特辣曷尼地方的分封侯,呂撒尼雅作阿彼肋乃分封侯......」(路3:1-6)(12月5日)

聖經:路 3:1-6

釋經

1-2節:提庇留,比拉多,黑落德等

「1凱撒提庇留執政第十五年,般雀比拉多作猶太總督,黑落德作分封侯(希臘文:tetraarchountos),他的兄弟斐理伯作依突勒雅和特辣曷地方的分封侯(希臘文:tetraarchountos),呂撒尼雅作阿彼肋乃分封侯(希臘文:tetraarchountos),2 亞納斯和蓋法作大司祭時,在荒野中有天主的話,傳給匝加利亞的兒子若翰。」

路加這位歷史學家,把洗者若翰的傳教生活安排在歷史的背景中。他以同一的方式說,「在猶太王黑落德的時候,阿彼雅班中有一位司祭名叫匝加利亞」(1:5)──亦提到耶穌誕生的時間,提及奧古斯都和季黎(2:1-2)。由於第1節聽來好像開場白,有人認為第3章才是路加福音原本的開端,但這方面卻沒有具說服力的證據。反而,第1-2章給我們敘述耶穌的童年史,第3章則開始若翰的傳教生活,包括耶穌的受洗。在第1節,路加介紹了四個人物,他們將在耶穌被釘十字架一事擔當重要的角色,他們就是:般雀比拉多、黑落德、亞納斯和蓋法。經文也提及三個官員──提庇留、斐理伯和呂撒尼雅,其目的只是為推斷若翰公開生活的年代。

「凱撒提庇留執政第十五年」為若翰傳教生活的開始時間提供最準確的線索,但儘管如此,也是不明確的。在公元11或12年,提庇留與父親奧古斯都一起統治,而且在其父親於公元14年去世後,便獨攬大權。我們不知道「十五年」是追溯至較早期或較後期的日子。因此,上主的話傳給若翰(2節),時間可能在公元26年,或公元29年。公元26/27年可能是喜年(即每五十年為喜年,債務可以消除;參閱肋25:10)。在喜年,天主要求買地的人把土地交還賣主(肋25:23,27ff),也要求釋放奴隸(肋25:41)。耶穌很可能選擇在這樣的一年展開他的傳教生活。假如我們假設耶穌在公元前4年誕生,那麼,他在開始傳教生活時,就可能是三十或卅三歲。

比拉多在公元26-36年期任擔猶大總督。黑落德安提帕,即大黑落德的其中一名兒子,從公元前4年至公元39年統治加里肋亞和培勒雅。斐理伯則由公元前4年至公元34年,統治相對較小的依突勒雅和特辣。在頗長的時間裡,除了路加提及過呂撒尼雅之外,我們毫不認識他。最近,在阿彼肋乃(大馬士革以東)首府阿彼拉發現一個提及他的碑文,因而證實了路加的敘述。路加提及「亞納斯和蓋法作大司祭」(2節),看來好像有兩位大司祭。但事實上,在一段時間內只可以有一位大司祭。亞納斯由公元6-15年當大司祭,然後被猶大的總督罷免。但他繼續有一定的影響力,人們仍稱他為大司祭,正如我們可能稱呼前總統為「總統先生」一樣。蓋法的女婿是現任的大司祭,於公元18年獲委任。亞納斯的四個兒子亦會成為大司祭。

「……在荒野中有天主的話,傳給匝加利亞的兒子若翰」(2節)。這句話使人想起舊約先知的呼籲(依38:4;耶1:1-2; 13:3)。路加提及匝加利亞,使我們想起若翰是生於年老的父母這個奇蹟(1:5-25,57-80),以及天使加俾額爾宣佈若翰「在上主面將是偉大的」(1:15)。若翰將是偉大的先知,但只因為天主賦予他權力。路加剛剛談及凱撒提庇留──世界最有權力的人,還有其他六個重要的政治及宗教人物。不過,天主的話沒有傳給凱撒提庇留,也沒有傳給蓋法、唯一享有進入至聖所的特權的司祭。天主的話反而傳給若翰;這人的唯一卓越之處,就是天主的話傳給他。這沒有發生在羅馬,或耶路撒冷,或聖殿裡,而是發生在荒野中。瑪利亞在讚主曲裡說:「衪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1:52)。這裡的情況正是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經文所提及的七位重要人物,之所以為今日的人記得,主要是因為福音提及過他們。我們可能認為提庇留是一個例外,因為他在俗世歷史仍佔有位置。不過,今天大多數曾經聽過提庇留的人之所以認識他,只因為路加福音提及過他。我們再三想起天主揀選不大會成功的人。有人曾經說:「天主揀選猶太人是多麼奇怪!」天主揀選達味這個少年,是多麼奇怪!因為達味的父親甚至沒有包括他在介紹給撒慕耳考慮的兒子之列中!天主揀選瑪利亞這個未婚少女,是多麼奇怪!天主揀選若翰是多麼奇怪!在我們當中,那些負責職務的人我們也於平凡的教友在教堂擔當大部份工作而感到驚奇。天主確實「卻舉揚了卑微的人。」

荒野看來也不像天主聖言的地方。為什麼不是耶路撒冷?聖殿不但在那裡,而且那裡的人需要有人帶領他們悔改。荒野的大部份地方都是沒有人居住的;除非人們專程前往那裡聆聽若翰,否則,沒有人聽到他的宣講。不過,綜觀整個以色列歷史,荒野是天主陶成祂的子民的地方。以色列這國家也是在荒野受到鍛鍊。先知在荒野工作。耶穌很快在荒野受到試探。在我們今天的生活裡,天主繼續在荒野工作。當我們的生活看來最匱乏的時候,我們大多樂於聆聽天主的話。

3節:悔改的洗禮,為得罪之赦

「3他遂來走遍約旦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希臘文:metanoias)的洗禮,為得罪之赦。」

若翰的洗禮不是要人改變宗教的洗禮,使外邦人成為猶太人,而是要求猶太人悔改(metanoias),並給他們施洗,以得罪的赦免,從而實現天使的預言,即若翰會「為使衪的百姓認識救恩,以獲得他們罪惡的寬宥」(1:77)。若翰詳細說明悔改的倫理要求:結與悔改相稱的果實(3:8)並與有需要的人分享(3:11)。當稅吏和軍人問他應該做什麼時,他告訴他們要誠實地與人交往,也不要濫用自己的職權(3:13-14)。

假如將臨期是準備上主來臨的時期,好使「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4-6節),那麼,我們在此找到預備的方法,就是:結與悔改相稱的果實,與有需要的人分享,誠實地與人交往,公義地行使職權。「悔改」一詞包含改變一個人的思想、轉身、在新的方向前進。較早前,天使告訴匝加利亞,若翰將「使許多以色列子民轉向上主,他們的天主」(1:16)。宗3:19進一步強調這樣的轉向:「你們悔改,並回心轉意罷!好消除你們的罪過。」必須果斷地改變方向,因為現時國家和個人的方向導致毀滅。

在路加福音的結尾,耶穌將重新強調悔和寬恕:「經上曾這樣記載: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並且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因衪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24:46-47)。在聖神降臨那天,伯多祿將同樣強調:「你們悔改罷!你們要以耶穌基督的名字受洗,好赦免你們的罪過」(宗2:38)。

這也是我們今天的訊息。人仍需要寬恕,而天主仍寬恕。我們有時候容易掩蓋罪的事實,而只強調寬恕。每當提到罪過,不知怎的,看來總是落後的和判斷的。不過,那樣的想法既不忠於聖經,也不忠於人的靈性需要。人知道自己是罪人。當我們認真處理他們的罪時,他們便感到解脫,因為他們能夠相信,寬恕的確是可能的。再者,只談及寬恕而不首先談及罪,這是不合乎邏輯的。如果沒有罪,就沒有需要寬恕。

4-6節: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

「4正如依撒意亞先知預言書上記載的:

「在荒野中有呼號者的聲音:

你們當預備上主的道路,

修直衪的途徑!」

5 一切深谷要填滿,

一切山岳邱陵要剷平,

彎曲的要修直,

崎嶇的要開成坦途!

6 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

這段經文是引自依40:3-5,先知呼籲人民預備上主的到訪。如果君王計劃外遊,工作人員會在他出發前,要修直道路,使之平坦。若翰呼籲我們悔改,作為預備我們的心靈,迎接上主的到訪。有學者稱這段依撒意亞先知書的經文為「樣式」預言,同時向歷史的不同時期說。在先知書裡,依撒意亞呼籲百姓「在荒原中為我們的天主修平一條大路。」若翰修改為「修直衪的途徑」(4節)。「祂的」一詞現在所指的,是將要來的那一位,即主耶穌。我們也需要預備我們的心靈,迎接上主,也需要幫助我們的家人和朋友預備他們的心靈。

「一切深谷要填滿」(5節)。若翰清楚指出,我們的悔改是預備上主的道路,並且填滿一切深谷和剷平一切山岳邱陵。「……彎曲的要修直」(5節)。這可能是暗指宗2:40的「邪惡的世代」(字面上是彎曲的)(也參閱路13:11-13)。

在我們的教會,我們必須小心,以免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教會最重要的工作是制訂財政預算、興建樓房,或者發展某項計劃。那些是值得的目標,而且是容易衡量的。不過,最終的目標是預備心靈,迎接上主──這是一個難以量度的目標。當我們大興土木或實踐某些計劃時,必須謹記,教會真正重要的工作,就在於這較不容易看見,較不容易量度的層面上,而那是聖神的工作。我們透過很多途徑參與聖神的工作,尤其是藉著祈禱,並藉著預備我們的心靈迎接上主。

「……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路加是外邦人,是新約唯一的外邦人作者。在路加福音和宗徒大事錄,他經常從積極的一面提及外邦人。他的福音沒有包括瑪10:5和15:24的兩段沒有包括外邦人的平行文。他清楚指出,基督已剷除所有妨礙眾人得救的障礙。在今天看來,那似乎是過時的問題,因為在二十世紀以來,教會已包括外邦人。不過,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兩極化的世界裡,人因為種族、國籍、宗教、教育、政治和財富而分裂。人需要聽到天主召叫各地各處、不同信仰的人悔改,並獲得罪過的赦免。沒有人是被拒諸門外的。

馬爾谷和瑪竇沒有包括這節暗指依40:5b──「凡有血肉的都會看見(上主的光榮)」──的經文,路加則把它修改為:「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6節)。這一節經文有助平衡或緩和7-17節頗為嚴厲和威脅的語調:滿全天主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救援而不是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