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那時候,耶穌聽說若翰死了,就上船,獨自退到荒野;群眾聽說了,就從各城步行而來,跟著耶穌。耶穌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便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瑪14:13-21)(8月2日)

聖經:瑪 14:13-21

釋經

13-21節:增餅奇蹟

這是唯一四部福音都有記錄的奇蹟(參閱谷6:35-44;路9:12-17;若6:1-14),可見它對初期教會是何等重要。至於餵飽四千人的奇蹟,則記錄在瑪15:32-39和谷8:1-10。這六個敘述看來是源自同一傳統,但有不同的形式。

這些奇蹟使人想起厄里叟在列下4:42-44的增餅奇蹟。在那個故事裡,厄里叟只有二十個大麥餅,但餵飽了一百人。當他命令僕人把餅分給眾人吃時,僕人抗議,說:「我怎能將這一點東西擺在一百人面前呢?」厄里叟再次命令他,並許諾:「眾人吃了,還有剩餘。」僕人於是把餅分給眾人;眾人都吃了,並且還有剩餘,全應驗了上主的話。這兩個故事之間的連繫,因若6:9所提及大麥餅而更形緊密。我們值得注意,厄里叟和耶穌都需要其他人(厄里叟的僕人和耶穌的門徒)來完成他們的奇蹟。

這些增餅的故事也使人想起曠野中的瑪納(出16章;戶11章)。好像梅瑟一樣,耶穌渡過水面而來到荒野地方。好像梅瑟一樣,他被飢餓的群眾圍繞著。瑪竇顯然想把耶穌描述為與梅瑟極相似的人物,但超越梅瑟,因為他帶來新的時代。在若望福音裡,耶穌更明顯地作出這個連繫,在增餅奇蹟後的「生命之糧言論」中提及瑪納(若6:31,49)。

增餅奇蹟是一個憐憫的故事。耶穌看見一大夥群眾,便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治好了他們的病人(4節)。這也是有關聖體的故事。聖體的主要意義見於第四部福音,但在對觀福音也是顯而易見的。

13-14節:耶穌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

「13耶穌一聽說這消息,就從那裡上船,私下退到荒野地方;群眾聽說了,就從各城裡步行跟了他去。14他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便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治好了他們的病人。」

瑪竇詳細說明耶穌退到荒野的原因:

──可能是由於恐懼。黑落德以為耶穌是由死者中復活的洗者若翰,並說:「為此,這些奇能纔在他身上運行」(14:1-2)。黑落德可能因此推斷,必須連耶穌也要殺掉。「退到」(希臘文:anechoresen)一詞在先前的章節出現過五次,而每次都是為了回應危險的處境。賢士由另一條路返回自己的地方(2:12);耶穌避到埃及去(2:14);若瑟退避到加里肋亞(2:22);耶穌聽到若翰被監禁以後,就退避了(4:12),以及當法利塞人密謀殺害他時,他也退避(12:14)。但是,儘管耶穌有感到恐懼的理由,但我們看不見他在別處表現得成惶成恐,所以沒理由相信他是因為恐懼而退到荒野。

──可能是因為時間的選擇。在另一個場合上,耶穌選擇不去耶路撒冷,因為「時候還沒有成熟」(若7:8)。耶穌來接受死亡,但這仍未是耶穌死亡的時候。

──可能因洗者若翰的死而悲傷。若翰是耶穌的親屬,甚至超越親屬的身份。他來是為耶穌預備道路,並且在耶穌的要求下,給耶穌施洗。即使耶穌可以從更大的範圍來看若翰的死亡,但黑落德提到若翰的死,肯定會使他感到悲傷。如果他對群眾動了憐憫的心(14節),他也可以為朋友的死去而哀傷。耶穌在家鄉納匝肋遭拒絕後(13:54-58),又有黑落德提到他──一個消極的處境強調另一個消極的處境。耶穌當然需要時間獨處──需要哀傷的時間──治癒的時間──準備的時間。

本來耶穌有充份的理由對前來打擾他獨處的群眾發怒。他反而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並治好了他們的病人。

15-17節:我們這裡什麼也沒有

「15到了傍晚,門徒到他跟前說:「這地方是荒野,時候已不早了,請你遣散群眾罷!叫他們各自到村莊去買食物。」16耶穌卻對他們說:「他們不必去,你們給他們吃的罷!」17門徒對他說:「我們這裡什麼也沒有,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

正如耶穌在14節對群眾動了憐憫的心,門徒也在15節動了憐憫的心。他們本身也肯定是飢餓的,並可以想像群眾所面對的困境,除非有人採取行動。他們與耶穌對話的態度是不尋常的。他們沒有稱耶穌為主,卻解釋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這地方是荒野,時候已不早了」──並發出命令:「請你遣散群眾罷!」他們假設耶穌太專注於傳教,所以未能察覺到天色漸暗。他們覺得有責任把他帶回現實──促請他作出合理的行動。

門徒關心群眾,但也關心耶穌。如果處理不當,群眾會很快變成暴民。即使事情沒有過頭,但是,倘若群眾餓著離去的話,對耶穌所產生的善意也會消失。門徒也關心自己。在危機中,耶穌想他們做點事,而他們不能想像能做什麼。

當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吃的罷」的時候,「你們」一詞在希臘文中是強調的。基督沒有在不要人性工具的情況下行增餅奇蹟。餅不是好像瑪納般從天而降,而是透過某些人的工作和仁慈」。門徒的服從對於這奇蹟是重要的,正如我們的服從對於現今的天國是重要的。基督採納我們的貢獻,不管是微不足道的,但已足夠的了。

耶穌時常採納我們帶給他的東西,並使之增加……當梅瑟堅持需要標記來取得支持,天主問他手裡拿著什麼,然後改變了那東西(出4:1-3),甚至利用牧人的棍杖來把海水分開(出14:16)。當一個寡婦需要金錢時,厄里叟問她家裡有什麼;她回答只有一點油,所以,厄里叟命她借來一些器皿,把油倒在器皿裡和增加,直至所有器皿都裝滿了油(列下4:1-7)。雖然天主從無中創造了宇宙,但他通常拿我們生活中平凡的東西,並為了他的榮耀而改變它們。

門徒回答說:「我們這裡什麼也沒有,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他們不是強調有什麼,而是沒有什麼。他們看不見機會,卻只看到問題。門徒有五個餅和兩條魚──足夠一個家庭享用──但群眾很多。他們不但正確地評估了食物的供應,對於耶穌的評價也有他們的道理──要使他面對現實。「請你遣散群眾罷!叫他們各自到村莊去買食物。」在情況變得惡劣之前,行動吧!

門徒們懷疑耶穌的能力……這使他們危險地接近曠野的那一代的罪惡;昔日,他們曾問:「難道天主能夠在曠野設宴嗎?」。

18-21節:眾人吃了,也都飽了

「18耶穌說:「你們給我拿到這裡來!」19遂又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然後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望天祝福了;把餅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再分給群眾。20眾人吃了,也都飽了;然後他們把剩餘的碎塊收了滿滿十二筐。21吃的人數,除了婦女和小孩外,約有五千。」

「你們給我拿到這裡來!」在門徒的手裡,五個餅和兩條魚並不是很多,但那裡耶穌的雙手。如果耶穌能夠觸摸癩病人並治癒了他,那麼,他也許能夠使這不多的食糧成為有用的東西。門徒把五個餅和兩條魚加起來就是七。他們必須學習數到八。他們必須把耶穌包括在他們的方程式裡。

「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望天祝福了;把餅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再分給群眾」(19節)。門徒帶來那五個餅和兩條魚後,耶穌立刻行動。他所做的事,超乎分擔群眾的痛苦;他甚至給他們食糧。首先,他命令他們坐在草地上。然後,他望天祝福了;把餅擘開。然後把餅遞給門徒(沒有魚)。到此為止,都沒有顯示發生任何奇蹟。

當耶穌把餅祝和分送的時候,他所做的,就是一個猶太男人在飯前,定會為家庭所作的行動。

門徒把餅分給群眾,而「眾人吃了,也都飽了」(20節)。這是首次指明有特別的事情發生了。奇蹟的陳述的確見於……觀察到……「眾人吃了,也都飽了。」最後的動詞(xortazein)的意義,跟完全滿足有細微差別;在5:6,它的使用經已跟末世意義相連繫。在這意義上,奇蹟就是預見默西亞時代;在那時候,饑餓的人要得飽飫(路1:53; 6:21)。默西亞祝福也見於食物的充裕。

「眾人吃了,也都飽了;然後他們把剩餘的碎塊收了滿滿十二筐」(20節)。十二筐剩餘的碎塊,好像十二門徒本身一樣,也可能象徵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使人想起賜予全體以色列民的眷顧。在瑪納的奇蹟裡,以色列民不准留下碎屑,但是,比梅瑟更偉大的耶穌,卻在眾人吃飽後,讓門徒收集十二筐碎塊。

經文沒有提及群眾感到驚訝。也許他們不知道發生了奇蹟。此外,也沒有提到門徒感到驚訝──況且,他們確實知道耶穌把他們帶來的一點點食物增加。

從動詞中顯然見到具有感恩祭的特色。耶穌拿起、祝福、把餅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再分給群眾。顯然只有餅(而不是魚)特別交給門徒來分給群眾(14:19)。群眾有秩序的安排、呼求和祝福、擘餅的禮儀行動、整件事件與洗者若翰的死平行──這一切都是明白的暗示,指向主的晚餐。

瑪竇有關增餅奇蹟和26章最後晚餐兩個敘述之間相似的地方:

14:15「到了傍晚」

26:20「到了晚上」

14:19「坐在」(希臘文:anaklithenai)

26:20「坐席」(希臘文:anekeito,與anaklithenai有同一字根)

14:19「拿起那五個餅」

26:26「拿起餅來」

14:19「祝福了」

26:26「祝福了」

14:19「把餅擘開,遞給門徒」

26:26「擘開遞給門徒」

14:20「吃了」

26:26「吃」

14:20「眾人」

26:28「大眾」

即使在眾人吃飽後,感恩祭的主題仍繼續。門徒不但把餅分給眾人,還收集剩下的碎塊。有些學者視此舉為看管珍貴的食物,但是,認為此舉是尊重(如果是預期的)耶穌的身體,則更為合理。

這個故事有若干解釋:

──這是一個豐裕的奇蹟。耶穌拿了小量食物,並因天主的德能而增加了很多倍。

──它與以色列民在曠野獲賜瑪納的故事的相似之處是重要的。猶太人傳統相信默西亞會重複這個賜予充裕食物的奇蹟,而規模則更加偉大……我們再次看到耶穌正從那些將要跟隨他的人當中,創造一個新的以色列,並預示默西亞宴席(參閱22:1-13; 26:29)。因此,他必定是默西亞。

──有些學者認為,故事的感恩祭語調使人想記這是感恩祭聖餐,只涉及一部份象徵性的食物。然而,這見解很難符合「眾人吃了,也都飽了」,因為後者似乎是強調食物的充裕。

──有些學者指出,若6:9包括了一個男孩,認為他慷慨的行動感動其他群眾把自己帶來的食物分享──以致眾人都吃飽了。在這計劃中,那裡根本有食物,只是需要一點火花來激勵眾人慷慨分施。

──然而,這個解釋有幾個問題。首先,在四部福音中,只有一部提及那個男孩。如果他的行動是理解這故事的關鍵,那麼,對觀福音的敘述肯定會包括他。第二,這個解釋似乎是出於對超性事物感到不安。如果我們通過解釋而消除聖經中的超性事物,便會所餘無幾。第三,瑪竇的敘述顯然是強調很多群眾,所以需要大量食物,而這偉大的奇蹟正好滿足他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