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滿伯多祿(Peter Simon)

伯多祿一名,來自阿剌美文「刻法」(磐石)一詞的希臘文翻譯,是耶穌十二位宗徒中最傑出的、最重要的一位,是宗徒之長,教會的最高首領,具有最大的權威。他生於貝特賽達,原名西滿(若1:42)他的兄弟名安德肋,以捕魚為生(若1:44; 路5:10)。傳說他是無知的鄉民,貧窮的漁夫,是不甚切實的,因為,由聖經上種種的暗示,我們知道他們二人出於小康之家,有自己的捕魚工作,並很可能在加里肋亞湖邊設有自己的賣魚店舖。弟兄二人又是熱心宗教的人,故此曾離鄉背井,南下猶大聽洗者若翰的宣講(若1:35-42)。他的父親名叫約納(瑪16:17),亦名若望(若1:42)。伯多祿結過婚,並同他的岳母住在葛法翁(瑪8:14; 谷1:29; 路4:38)。但是由福音及格前9:5之所載,我們不能斷定,當耶穌召叫他們時,是否他的妻子仍然健在。

福音及宗關於伯多祿生平的記載:在這兩部書上提及伯多祿的地方,竟達一百六十一次之多,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宗徒,我們只可以在此作一綜合的報導。耶穌第一次見伯多祿時,就給了他一個外號叫「刻法」(磐石)(若1:42),從最初就同若望及雅各伯,成了耶穌的三位愛徒中的一位,成了耶穌的全能、光榮及受辱的見證人(路8:51; 9:28;瑪17:1; 26:37;谷9:2;14:33)。但是,在他生平中最大的轉機,應是在某一次當耶穌由伯多祿的魚船上向群眾講完道理之後,叫他下網捕魚。伯多祿雖然已徒勞無獲的工作了一夜,但仍照耶穌的話投下網去。那知,竟然捕得了滿網的大魚,不得不招呼捕魚的同伴,載伯德的兩個兒子若望及雅各伯,前來幫忙。伯多祿見此奇跡驚慌失措地跪下說:「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罪人」。耶穌卻對他說:「不要害怕,從今以後,你要作捕人的漁夫。」果然,伯多祿捨棄了一切,跟隨了耶穌(路5:4-11)。

在耶穌顯示了五餅二魚的奇蹟之後,百姓有意強迫耶穌作他們的君王,耶穌先打發宗徒們上船加里肋亞海,暫時躲避一下風頭。正當半夜,宗徒們在海中划船時,耶穌顯現給他們。宗徒們驚魂稍定之後,認出可能是耶穌時,伯多祿要求在水面上行走,到耶穌所站的地方去。耶穌說:「來吧!」他果然毫不猶疑下船在水面上大步行走,但走不多遠,見水勢很兇,開始驚怕起來,同時並開始下沉,乃大喊:「主,救我吧!」耶穌將他拉起,責斥他缺乏信心(瑪14:22-31),但他果敢的性格可見一斑。

百姓和門徒在聽到耶穌講論聖體聖事的道理之後,心中不服,滿口怨言,各自東走西散離耶穌而他去。此時耶穌問宗徒們:「難道你們也願意走嗎?」伯多祿挺身而出,代言答道:「主!惟有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我們相信而且知道你是天主的聖者」(若6:60-69)。由此我們可以斷定伯多祿是心直口快的一位坦白人。此事發生後不久,在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伯多祿又一次表示了他直爽的性格,代表其他門徒承認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子」(瑪16:16,19),也就是在這個機會上,耶穌見時機已成熟,乃鄭重的將教會首長的權位預許給他:「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瑪16:17-19)。

耶穌沿加里肋亞海行走.....見兩個兄弟:稱為伯多祿的西滿,和他的兄弟安德肋......他們原是漁夫。他就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他們立刻捨下網,跟隨了他(瑪4:18-20)

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瑪16:17-19)

最後晚餐中,耶穌首先要給伯多祿洗腳時,伯多祿基於對耶穌的尊敬心情,梗直的說:「不,你永不可給我洗腳」!可是在聽到主的反駁之後,卻又本其原來的爽朗性格心直口快地,甚至頗富幽默感地說:「主!不但我的腳,而且連手帶頭,都給我洗吧!」(若13:4-10)。緊接著耶穌預言了伯多祿在當夜要三次否認自己。伯多祿聞言竟誇下海口說:「即使我該同你一齊死,我也決不會不認你」,以表示對耶穌肝腦塗地的忠誠赤裸之心,但未免太冒失了。可是他也的確盡了他的匹夫之勇,來向耶穌表示他的忠貞之志,當夜他就手執一把利劍,奮不顧身,衝向那一批來逮捕耶穌的士兵及大司祭的僕人,一劍將僕人瑪耳曷的右耳削了去,而受到耶穌的責斥(瑪26:51-54; 路22:50-51; 若18:10-11)。因為這與耶穌的教訓是完全不合的,此時伯多祿非但冒失,而竟有些是莽撞了;但無疑的,他的心地是正直的,是完全出於對耶穌的忠誠及愛護。至此伯多祿已的確茫然不知所措,又見耶穌已垂手就捕,乃實行了走為上策之計,但逃不多遠,又覺心有不甘,對耶穌忠貞的諾言,應有所交代,乃轉過身來「遠遠跟著耶穌」(瑪26:58)。

經過若望的人事關係,得以進入大司祭的庭院,在近處觀看耶穌案件的結局,就在這裡三次被人追問是否是耶穌的弟子,伯多祿竟三次否認,且強調自己與耶穌毫無關連,耶穌轉臉看了他一眼,這時伯多祿才如大夢初醒,於是跑到庭院之外,悽慘地痛哭起來(瑪26:69-75; 若18:15-18)。

耶穌復活後第一個獲得顯現的宗徒就是伯多祿(路24:34),聽耶穌的指示率領其他宗徒北上加里肋亞,重操捕魚的業務。某日早,天色仍在朦朧之際,耶穌站在加里肋亞湖邊,立即被若望認出,伯多祿又是滿腔熱火,急不及待地跳下水去,游至岸上問候耶穌。就在這天早上,耶穌三次問伯多祿是否愛自己(主耶穌),伯多祿鑒於以前背主的大錯,心中已有所警愓,再不敢逞強,只謙虛地三次答應:「主,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見時機業已成熟,伯多祿的心理狀態也已作好了準備,緊接著耶穌將以前預許給他的教會中最高職權,正式的委托給他(若21章)。

「放心!是我。不必害怕!」(瑪14:27)

伯多祿於大司祭的庭院內三次否認耶穌(瑪26:69-75)

在聖神降臨的日子上,宗徒們領受聖神之後,伯多祿一馬當先,代表其他的宗徒,向圍觀的群眾講話,當天就有三千人回頭,領洗入教(宗2:14-41)。幾天後伯多祿同若望進入聖殿祈禱時,治好了一個胎生的瘸子,招惹了群眾好奇的圍觀,他再度乘機報導,又有五千人回頭,因而遭到公議會的逮捕,第二天才被釋放了出來(宗3-4:22)。

自教會誕生伊始,伯多祿就成了這個新興團體的首腦人物,是他安排了選舉瑪弟亞為宗徒的事宜(宗1:15-26),是他責罰了犯罪的夫婦阿納尼雅及撒斐辣(宗5:2-11)。他的名聲很快的傳佈開來,很多病人都求他醫治,甚至只要病人動下他的衣邊,或使他的影子由自己身上掠過,就能獲得痊愈(宗5:14-16);也是他首先視察了撒瑪黎雅的教會(宗8:14-25)。至此耶京的公議會見此風不可長,乃再度下令逮捕了宗徒,這次又是伯多祿代表發言,駁斥公議會的無理。於是被鞭打後,再度獲得釋放(宗5:17-42)。自此伯多祿只好由耶京向外發展,在里達治好癱子艾乃阿,在約培復活死人塔彼達(宗9:32-43),並在凱撒勒雅接受第一名非猶太人的教外人,意大利營的百夫長科爾乃略,及其全家領洗入教(宗10章)。大約在公元42年上,黑落德阿格黎帕開始對教會的殘苦迫害,將大雅各伯宗徒殺死,將伯多祿下到監裡,但由於天使的救助而脫險。至此伯多祿知聖地已非久居之地,乃「往別的地方去了」(宗12:3-17)。

聖經上雖未明確地指出,究竟去了什麼地方,學者們大都同意及主張,此時伯多祿去了羅馬,當時在羅馬已有一批五旬節那天在耶京歸化的猶太教友,故此伯多祿在羅馬並不是完全陌生的,相反的一定受到了優厚的招待,自此羅馬成了教會的中心。伯多祿在尼祿迫害教會的時代,大約在64至67年間,為主致命而死,被當時的教友葬於現今的梵蒂岡丘嶺上,亦即後日伯多祿大殿座落的地方,自古以來有不少的傳說一致擁護這一事實。自1940年至1949年在大殿之下的考古挖掘,更證實了這一傳說之不誤:大殿圓頂樓之下的正中地方,就是聖教會第一位教宗伯多祿墳墓的所在地。但在第三世紀的中葉,當伐肋黎雅諾皇帝難為教會正熾之際,伯多祿的屍首曾一度被遷往聖色巴斯提盎地窟之中,免得落於迫害者之手而受到褻瀆,但不久之後,即重被遷往其原來的舊址,重新安葬。

「來,跟從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

Published Date: 
Saturday, February 22,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