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肋亞(Galilee)

加里肋亞(Galilee)是一地區名稱,原文有「轉滾」之意,由此而演變成「圓環」或「地區」之意。加里肋亞的重要性得自新約時代,耶穌的生平事蹟,耶穌升天後,聖經上很少再提及加里肋亞。

1)地理:雖然這一區因著政治及環境的變遷,有大小的伸縮性,但基本上因著它的天然界限,是自古以來自成一區的。它東有約但河及默龍湖和加里肋亞湖的西岸為界,西有地中海,南有加爾默耳山脈與撒瑪黎雅為分界,北有肋翁特(Leontes)河(亦稱里塔斯Litas)或卡息米耶河(Qasimiyeh)。由東至西,有40-50公里寬,由南至北,有九十至百公里長。它亦可分為南北或上下加里肋亞,以阿苛城為分界線。北部多高山,平均在1000公尺左右;南部較低平,山高在五百公尺左右(大博爾山高588公尺)。它的最南端有著名的依次勒耳平原,受克雄河支流的灌溉,出產多以蔬菜五穀為主。北部因多山地,故為畜牧的理想地方。主要的河流如上所述,北有肋翁特河、南有克雄河。

2)歷史:因加里肋亞多山,而山又以石灰石為主,故多山洞。這也就是在有史之前很早的時代,就有人煙於此的主要原因,是考古及人種學家研究的好去處,格外在加爾默耳山一帶。當以民進入聖地時,北加里肋亞地方已有不少山莊存在,並且守護良好。南加里肋亞因地勢較低,故人煙多,且已有自己的經濟、政治及宗教的組織,格外以貝特商及默基多為當時的主要重鎮。雖然這一地區被劃分給阿協爾、納斐塔里和依撒加爾支派為產業,但它全區的真正佔領及統治是很緩慢的,直至達味時代才算完全統一。在君政時期,此區的以民曾不少次受到由北部及東北部高山區下來的外族的侵襲及騷擾。以民只有在這處的邊界上多建防禦工事以自衛。這一區的居民向來就很複雜,有鑑於此,猶大瑪加伯曾令加里肋亞的猶太人遷往猶大去居住(加上5:14-23;11:63,64;12:47-52)。這一區也是受希臘文化影響最深的一區,尤以色佛黎斯(Sephoris)、提庇黎雅及瑪格達拉為最。

耶穌時代所稱的「革乃撒勒地區」,位於加里肋亞湖西岸,離耶穌行增餅奇蹟的地方不遠,加里肋亞湖又稱「革乃撒勒湖」。在湖的西岸亦建有一座城,此城以羅馬皇帝提庇留之名而命名為提庇黎雅(Tiberias)城,故加里肋亞湖亦名「提庇黎雅湖」。

 

新約時代,加里肋亞的重要性得自耶穌的生平事蹟。他在這一區度過了三十個年頭,在這裡實行了他的傳教工作,各處奔走,所達之村鎮,據聖經所載,就有十五個之多,當然實際上更多(瑪2:22,23; 3:13; 4:12,13,23,25; 9:1; 11:20; 17:1; 21:11; 26:32; 28:7,10,16; 谷1:9,14,28,39; 3:7; 6:31-44; 9:1; 14:28; 16:7; 路1:26; 2:4,39; 4:14,16,31,44; 5:17,27-39; 7:11-16; 9:28; 若2:2-11; 4:46)。也正因耶穌出生於一個如此複雜的居民區,耶京的「正統」猶太人對他自始便不懷好感。

政治上自龐培攻佔耶京之後,它屬於大黑落德統制(公元前37-公元4年)。他死後加里肋亞同培勒雅被劃為一個行政區(分侯區),由黑落德安提帕來管理(公元4-40年),公元18-22年間黑落德安提帕在加里肋亞湖西岸建了一座城,他為取悅羅馬皇帝提庇留,以皇帝之名而命名提庇黎雅(Tiberias)城,故加里肋亞湖亦名提庇黎雅湖(若6:1,23; 21:1)。耶穌升天後,聖經上很少再提及加里肋亞(宗9:31; 10:37)。提托攻陷耶京之後,有不少的猶太人,格外不少的經師,逃難至此,並以提庇黎雅及色佛黎斯為解經的中心,建有不少宏大的會堂,猶太人的米市納即成於此時此地。此外,瑪索辣經師訂正原文本時,所用的紙張,亦大都來自提庇黎雅城。

加里肋亞湖(衛星俯瞰圖)

 

Published Date: 
Monday, October 2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