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顯聖容(慶日)

「那時候,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他的面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瑪17:1-9)(8月6日)

聖經:瑪 17:1-9

釋經

1-9節:梅瑟與耶穌

瑪竇強調耶穌與梅瑟之間相似的地方。在本段經文也有幾處相似的地方:

──六天以後(1節)相似梅瑟在登上西乃前,雲彩遮蓋著山共六天之久(出24:16)。

──一座高山(1節)與西乃山相似(出24:12)。

──三個門徒(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與應邀跟梅瑟一起朝拜(出24:1)、後來被選?司祭(出28:1)的三人(亞郎、納達布、阿彼胡)相似。

──耶穌的容貌發光(2節)與梅瑟在跟天主相遇後而發光的面容(出34:29)相似。這尤其是強烈的平行文,因為在以色列的歷史,梅瑟發光的面容具有強而有力的形象。

──天主在雲中說話(5節)與天主從雲彩中召叫梅瑟(出24:16)。

──天主說,「你們要聽從他」(5節)與「你們應聽信這樣的一位先知」(申18:15)相似。

──門徒害怕(6節)與以色列民看見梅瑟發光的面容而害怕相似。

──「無信敗壞的世代」(17節)與「邪惡敗壞的世代」(申32:5)相似。

1節:上了一座高山

「1六天以後,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

經文沒有提及山的名

──其中的一個可能性是位於納匝肋與加里肋亞湖之間的大博爾山,但瑪竇講述「一座高山」,而大博爾山只有580米高──而且在耶穌時代,有一座堡壘佔據了該處,所以不可能是作私人聚會的地方。

──赫爾孟山有2800米高,但位置偏遠──幾乎是遠至北方的大馬士革──所以不可能是耶穌與門徒在下山時遇見經師的地方(谷9:14)。

──默龍山,1200米高,位於加裏肋亞湖西北12哩,以乎很有可能是這地方。

然而,確實的位置並不要在那裏發生的事情重要。高山象徵天地相遇的地方,即天主啟示的地方。高山也使人想西乃山,即梅瑟與天主相遇並帶來重大後果的地方。

三個門徒,即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直至在革責瑪尼園那時候,沒有再表現為內圈。他們將在那裏陪伴耶穌在整夜掙扎,直至他被捕為止(參閱瑪26:36ff)。顯聖容和山園祈禱耶穌與他的門徒所分享兩個最密切的經驗,而也是這三人見證兩次事件。

三個門徒陪同耶穌上山,正如亞郎、納達布、阿彼胡陪伴梅瑟(出24:1-9)。我們可能想知道為什麼耶穌揀選這三個門徒──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來陪伴他度過一生重要的時刻。伯多祿的重要性是顯然而見的。若望傳統上被認為是「耶穌所愛的」(若13:23),使他成為另一個顯然的選擇。但若望的兄弟雅各伯怎樣?難道主不是考慮周全,賜他能夠包括在三次親密的見證,而後來成為十二宗徒當中首個以自己的血作見證的(宗12:2)?」。

2節: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

「2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希臘文:metemorphothe)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

「變了容貌」的希臘文是 metemorphothe,而 metamorphosis(變形)一字也源於此。我們用這個字來形容毛蟲變成蝴蝶的狀況。耶穌的容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這使我們想起梅瑟在西乃山上的情景。梅瑟與天主相遇後,他的面容發光,使百姓感到害怕,所以他要用首帕蒙上自己的臉(出34:29-35)。門徒知道梅瑟的故事,當然作出這個連系。

新約包括其他相似的形象。保祿答應,我們曾看見上主的光榮,將「漸漸地光榮上加光榮,都變成了與主同樣的肖像」(格後3:18)。默示錄談及人子的面容「有如發光正烈的太陽」(默1:16)。

3節:梅瑟和厄里亞

「3忽然,梅瑟和厄里亞也顯現給他們,正在同耶穌談論。」

為什麼是梅瑟和厄里亞?

──他們代表法律(梅瑟)和先知(厄里亞),是舊約最重要的人物,也是希伯來聖經最具權威的一部份。

──他們「二人都是先知,首先遭到人民拒絕,但獲得天主維護……他們因而代表天主維護的天上的世界,從瑪竇的後復活角度來看,耶穌也是屬於這個世界的」。

──他們二人都與「天主的山」(出18:5;列上19:8)相關連。

──「按照後來的猶太人思想,默西亞時代經常與厄里亞的回歸相關連。舊約講述厄里亞的再顯現。瑪拉基亞先知預言,在上主的日子來臨以前,上主必派遣先知厄里亞(拉3:23)」。除了厄里亞在耶穌顯聖容的山上出現之外,耶穌還把洗者若翰看見與厄里亞一樣(瑪17:10-13)。

瑪竇沒有給我們描述耶穌與梅瑟和厄里亞談話的內容,但路加告訴我們,他們談論耶穌的去世(希臘文:exodon,源自exodus),「即他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路9:31),指的顯然是他的死亡、復活和升天。

4節:三個帳棚

「4伯多祿就開口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個帳棚(希臘文:skenas):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

伯多祿建議搭三個帳棚(希臘文:skenas):一個為耶穌,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他小心表達他的建議,稱耶穌為主,承認他們正在經驗的榮譽,並加上「……你若願意」這句話。上一次伯多祿開口講話時,耶穌嚴厲斥責他,而伯多祿正企圖避免重蹈覆轍。

為什麼是三個帳棚(skenas)?沒有人肯定知道個中原因,但有幾個可能性:

──帳棚使人想起約櫃,即以民在曠野期間,天主居住在他們當中的地方。如果天主在曠野住在帳棚裏,那麼,耶穌也可在山上住在帳棚裏。

──帳棚也使人想起帳棚節。「匝14:16-19預言,地上各民族將在帳棚節上耶路撒冷來朝拜。伯多祿可能想起最後的時期正來」。

──或者伯多祿企圖延長這山上的經驗,避免再次落山走到世界裏去。

──或者伯多祿,這個行動者,可能純粹覺得有需要做點事。在耶穌復活後,伯多祿將展示如磐石般穩重的成熟,正是耶穌在第16章所指出他的特性。但現在還未這樣!他還未具有聆聽或等待的自律,卻不謹慎地說話和行動。為什麼是帳棚?它們只不過是他腦海中突然出現的東西──正如上述所指,是沒有理由的──但他腦海出現的第一件事──行動的計劃,假如耶穌准許,伯多祿便會忙碌起來了。他很樂於忙碌。這是在失控情況下的一種控制的方法。我們將在平息風浪(14:28-31)和山園祈禱(26:51)看到。在耶穌顯聖容時,伯多祿的行動計劃既容許他找到自己舒適之處,也容許他尊敬耶穌。

接著下來發生的事,明顯表現出伯多祿的建議是被誤導的。他的錯誤是什麼?他的錯誤可能在於企圖延長這短暫的經驗,也可能在於他把耶穌視為相對的人物,是三人中的一個。然而,焦點是在於耶穌,他在天主的光輝中被看見,並且由天主顯現的光輝宣告為獨生子。

5節:雲中有聲音

「5他還在說話的時候,忽有一片光耀的雲彩遮敝了他們,並且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

雲彩再一次使人想起梅瑟在西乃山上的經驗,「雲彩就把山遮蓋了……上主從雲彩中召叫了梅瑟……上主的榮耀在以色列子民眼前,好象烈火出現在山頂上」(出24:15-17)。天主經常在雲彩中顯現(出13:21-22; 34:5; 40:34;列上8:10-11)。

天主所講「你們要聽從他」這句話,使我們想起梅瑟給以色列民的話:「上主你的天主,要由你中間,由你兄弟中,為你興起一位像我一樣的先知,你們應聽信他」(申18:15)。

「他(伯多祿)還在說話的時候……」這聲言打斷了伯多祿的話──否則,天主怎能找到插話的機會?天主重復祂在耶穌受洗時所說的話(3:17),並加上「你們要聽從他。」這幾句話總結了耶穌顯聖容的意義。在這山上,天主啟示耶穌為天主子──愛子──天主所喜悅的──以天主的權威教導那一位──我們要聽從的那一位。

6節:非常害怕

「6門徒聽了就俯服在地,非常害怕。」

害怕是面對天主或天使的普遍反應(14:6; 28:4-10;路1:13; 1:30; 2:10; 8:35)。「害怕上主」是聖經的普遍短語,具有敬畏天主的意思。猶太人如此敬畏天主,以致避免稱天主的名字。

7節:不要害怕

「7耶穌遂前來,撫摩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

這相似達10:5-12,天主以愛的接觸和鼓勵的話來安慰害怕的達尼爾。其後,耶穌將觸摸一個癩病人,並以「你潔淨了吧」(8:3)這句話來潔淨他。他將觸摸兩個瞎子的眼睛並治癒他們(9:29)。耶穌的接觸不但安慰門徒,也給他們再保證,這是真實的耶穌,而不只是異象。

「不要害怕」是經常出現的聖經主題。害怕是普遍的人性經驗,但聖經包括天主的保證:天主的子民無須害怕天主或人(出14:13;蘇11:6;列下19:6;厄下4:8;依40:9; 43:1-7;瑪14:27; 28:10;谷5:36;宗18:9;默1:17-18)。

8節:任誰都不見了, 只有耶穌獨自一人。

「8他們舉目一看,任誰都不見了, 只有耶穌獨自一人。」

每部對觀福音都包括這節經文(谷9:8;路9:36),可見其重要性。天主承認梅瑟和厄里亞,在啟示的時刻讓他們與耶穌一同顯現,但聲音只談到耶穌。梅瑟和厄里亞已離去,只留下耶穌一人。我們記得感謝梅瑟和厄里亞,但最終只有耶穌才是救主。

9節:不要告訴任何人

「9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說:「非等人子由死者中復活, 你們不要將所見的告訴任何人。」

在前一章,伯多祿承認耶穌是默西亞,而耶穌稱讚他的洞察力。然後耶穌「嚴禁門徒,不要對任人說他是默西亞」(16:20)。然後,耶穌告訴門徒,「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受到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三天要復活」(16:21)。現在耶穌指示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非等人子由死者中復活,你們不要將所見的告訴任何人。」

為什麼要保密?重要的是選擇時間!耶穌一旦公開揭示為默西亞,事情會迅速發展。耶穌仍要工作,而且,如果他揭示得太早的話,那工作便會受到妨礙。

更甚的是,門徒還未明白耶穌當默西亞的意義。他告訴他們,他將在耶路撒冷受苦和死亡,但門徒卻不理解。他們的心裏仍帶著舊有的默西亞模式。唯有在復活後,他們才開始明白。唯有在復活後,門徒才能夠宣講基督,因為在那時候,他們才明白他。

真正令人驚訝的,是門徒很快忘記這次事件。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已看見耶穌在光榮中顯現,但他們的勇氣在十字架下消失。伯多祿將三次否認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