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在那一天,耶穌從家裡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群眾,集合到他面前。耶穌只好上船,坐下;群眾都站在岸上。耶穌就用比喻,給他們講論了許多事......」(瑪13:1-23)(7月16日)

聖經:瑪 13:1-23

釋經

1-2節:許多群眾集合到他跟前

「1在那一天,耶穌從家裡出來,坐在海邊上,2有許多群眾集合到他跟前,他只得上船坐下,群眾都站在岸上。」

經文所提及的海邊,沒有說明是那個地方,部份是因為瑪竇沒有過於關注地理細節,部份是因為加里肋亞海在耶穌的傳教生活擔當如此重要的位置,所以是不言而喻的。有許多群眾集合,但這語境並不說明他們與耶穌的關係。耶穌上了船,這是向群眾講話的好地方,是老師的傳統姿勢。

3-9節: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3他就用比喻給他們講論了許多事說:「看,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4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5有的落在石頭地裡,那裡沒有多少土壤,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即刻發了芽;6但太陽一出來,就被曬焦;又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7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便把它們窒息了。8有的落在好地裡,就結了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9有耳的,聽罷!」

儘管撒種的比喻不如蕩子的比喻和迷失的羊的比喻那麼安慰人心,但也是耶穌最廣為人知的比喻之一。瑪竇引用這比喻來警告人不要成為貧瘠的土地,並鼓勵他們要作結出豐富果實的土地。

種子通常隨著撒種者走過田野而散播的。按照今天的標準,田間的面積是較為小的,而撒種的過程是不明確的。有些種子自然地落在不毛的土地裡。田間裡的小徑交錯,並且因多人踐踏而擠壓得很硬。不少土地是薄薄的泥土,覆蓋在石頭上的。在白天,石頭吸收熱量,然後在晚間把熱量釋放,使種子快速生長(5節)。田邊會長有荊棘,而野草的種子隨風吹到好的土地上。由於撒種者是看不見,所以野草的種子將要萌芽,把好種子窒息。

這撒種的人知道一切,但仍沒有節制地撒種,盡量撒多一點種子,他沒有覺察到風險,正如天主賦予人類浩大的仁慈。這故事指出天主的慷慨大方。教會也是慷慨的,向遙遠的森林的原始部族,也向貧民區的青少年宣講福音。有時候,撒種的人甚至殉道。有時候,撒種者花了一生的時間傳教,但看不到實質的回應。耶穌向我們保證,我們無須擔憂自己的努力會白費。正在發生的事情,是我們不能看到的。不但種子在地下工作,天主也在工作。天主將帶來收成,而且是豐富的收成。

這比喻中的收成是如何計算的?生產的多少要視乎所種植的農作物,有學者指出,在第一世紀,農產品的一般收成是七至十倍。三十倍將是非常大量的,而一百倍更是驚人的。即使採用現代耕種方法和工具,美國在五十年代的小麥平均產量是十五至二十倍。那麼,耶穌所講有關收成的言論,似乎是為了鼓勵門徒,因為他們正在努力工作,但只看到少許成果。這比喻給我們保證,天主是在表面下工作,而在適當的時候,便會展現工作的成長。假如我們看不到即使的效果,也無須沮喪失望。

收成的量由三十倍至一百倍,所有都是出自栽種在好土地裡的好種子。如果收成只有三十倍,也不用挑剔種子或土地。我們的責任是栽種和澆灌,至於使之生長的,則是天主(參閱格前3:7)。

10-17節:看不見;聽不見,不了解

「10門徒們前來對他說:「為什麼你用比喻對他們講話?」11耶穌回答他們說:「因為天國的奧妙,是給你們知道,並不是給他們知道。12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是,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奪去。13為此,我用比喻對他們講話,是因為他們看,卻看不見;聽,卻聽不見,也不了解;14這樣為他們正應驗了依撒意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聽,但不了解;看是看,但不明白,15因為這百姓的心遲鈍了,耳朵難以聽見;他們閉了眼睛,免得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了解而轉變,而要我醫好他們。』16但你們的眼睛有福,因為看得見;你們的耳朵有福,因為聽得見。17我實在告訴你們:有許多先知和義人,想看你們所看見的,而沒有看到;想聽你們所聽見的,而沒有聽到。」

門徒什麼時候問了為何講比喻的問題,是在剛講完撒種的比喻以後,或是在另一個機會上?按10節所述,好像是在講完撒種的比喻以後,立刻問的。按1-3節所述,耶穌是在湖上講的這個比喻,十二宗徒未必都在船上。且是耶穌講這比喻以後,還準備繼續講,他們此時定然不會發問。且按谷4:10所載:是當「耶穌獨自一人」時。再按門徒所問的「比喻」一詞,原文為複數,所以不只是撒種的比喻。聖史將本段提前寫出,是願讀者,在一讀到耶穌講的比喻時,明瞭他講用比喻的理由。

所謂「天國的奧妙」(11節),即是關於天國的性質、建立和廣傳普世界的事,這是宗徒應當知道的,因為他們要做宣傳天國的使徒。12節為一諺語,這諺語的本意是說:富人容易賺得財富,而窮人連僅有的,也易於喪失。耶穌用這諺語的意思是說:凡虛心受教,願聽耶穌教訓的人(如同宗徒),要得天主更多的恩寵與光明,因此,更可明瞭比喻所指的天國的道理。但是那驕傲和心地不正的人(如法利塞人),既不願受教,也就聽不懂福音的道理。為此他們看了耶穌所行的奇蹟,卻還是不信他是默西亞;聽了他和若翰的證言,卻故意拒絕。

耶穌說:「為此,我用比喻(希臘文:parabolais)對他們講話,是因為他們看,卻看不見;聽,卻聽不見,也不了解」(13節)。瑪竇採用希臘文parabolais一字。在瑪竇的希臘文背後……是源自希伯來文聖經的,即mashal一字,……這字一方面代表很多種比喻的言言,也用作詞意隱晦的說語……在則17:7……,mashal好像一個謎,其目的是激起內心深入理解,而不是以實例來傳達一個簡單的概念。

為理解這幾節經文,我們可以想起耶穌正面對人們的拒絕。在14-15節,他引述依6:9-10;先知談及百生的心遲鈍了,並向天主的真理閉了眼睛──而耶穌的意思是要說明,那些拒絕他的人也是這樣。他們看,卻看不見;聽,卻聽不見,也不了解,因為他們沒有興趣去看或了解。他們向耶穌關閉了自己的心。因此,耶穌要以比喻的隱晦語言來向信徒講話──使那些選擇黑暗的人看不到光明。

18-23節:那麼,你們聽這撒種者的比喻罷

「18那麼,你們聽這撒種者的比喻罷!19凡聽天國的話,而不了解的,那惡者就來把撒在他心裡的奪去:這是指那撒在路旁的。20那撒在石頭地裡的,即是指人聽了話,立刻高興接受;21但在心裡沒有根,不能持久,一旦為這話發生了艱難和迫害,就立刻跌倒了。22那撒在荊棘中的,即是指人聽了話,卻有世俗的焦慮和財富的迷惑,把話蒙住了,結不出果實。23那撒在好地裡的,即是指那聽了話而了解的人,他當然結實,有結一百倍的,有結六十倍的,有結三十倍的。」

「那麼,你們聽這撒種者的比喻罷」(18節)。耶穌給這比喻一個題目──撒種者的比喻。馬爾谷福音是瑪竇敘述這比喻的原始來源,但馬爾谷福音沒有包括題目。看來耶穌不會正式地給予比喻一個題目,所以,可能是瑪竇加插的。

「凡聽天國的話,而不了解的」(19節)。耶穌把種子看作「天國的話。」耶穌在傳教時,他的話都是鏗鏘有力的,並召叫門徒也這樣作。說話好像種子一樣,看似是脆弱的。但是,它們的力量是隱藏起來。然而,正如一粒生長的種子能使石頭破裂,同樣,天主的話也能改變生命。天主的話可以完成這事……因為它可滲透人心……其他的方法會失敗,但天主的話卻能夠深入人心,並在那些看不光明和生命和天主的深處工作。

在解釋時,寓言轉移了。直到目前為止,比喻是關於四種泥土──不同的人對種子,即「天國的話」有不同程度的接受。在18-23節,種子是人,落在四種不同的土地裡。有些學者認為,這種不一致性意味著耶穌提出3-9節中的比喻,而瑪竇的教會加插18-23節的解釋。他們引證瑪竇的教會──在不同的環境中掙扎──將從這解釋中找到莫大的安慰。事實上,一種解釋即使對於初期教會的生活狀況具有某種適應性和價值,也不一定意味著不能追溯至耶穌。

「凡聽天國的話,而不了解的,那惡者就來把撒在他心裡的奪去:這是指那撒在路旁的」(19節)。即使種子是播在心裡,也可能找不到住處。人並不了解。在這語境下,了解是超越知性的同意。它要求更深入的程度,即深入人心,藉信德而生活。如果未能這樣作,種子/話便容易遭受惡者的攻擊。有些土地變硬了……有些聆聽者因生活,因他們的失望、週遭的環境而變得冷漠。他們不能聽,因為他們不讓自己聆聽。

「那撒在石頭地裡的」(20節)。有些種子撒在石頭地裡,即覆蓋了薄薄一層泥土的石頭。種子從下面的石頭吸取熱量,並迅速發芽。然而,它不能好好地紮根石頭地裡,所以很快凋謝和枯死。耶穌告訴我們,這些人起初高興地接受天國的話,但當遇到艱難時便跑掉。但是,這裡的問題比漸強和漸弱的熱誠更重要。基督徒時常面對反對。預料迫害的出現,常是瑪竇的重要主題(參閱5:11-12; 10:16-25)。耶穌的跟隨者必須準備這可能發生的事件,並必須堅持到底(參閱23:34-36; 24:9-13)。

「那撒在荊棘中的」(22節)。第三粒種子撒在長滿荊棘的泥土裡(22節)。它結不出果實,因為它很快被「世俗的焦慮」和「財富的迷惑」蒙住了。懷有信德的人必須集中在耶穌身上;他教導我們不要「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或穿什麼,因為「你們的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耶穌勸勉,「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6:25-33)。信德緩減我們的憂慮,而不必要追求財富,因為耶穌已向我們保證,天主要眷顧我們──天主知道我們的需要──天主將看顧我們。耶穌給我們顯示如何避免窒息信德的事件,好使信德成長。

「世俗的焦慮」(22節)。今天的人憂慮什麼?如果要列出清單,其中的可能性將幾乎是沒有終止的。在個人的層面上,我們關注金錢,以及金錢可買到的東西──債務和還款的問題──工作和事業的提升──健康──忙碌──娛樂時間(如何獲得和如何享受)──別人與我們的關係──以及其他許多問題。在宏觀的層面上,我們關注恐怖主義──戰爭──罪與罰──倫理與政治領導──經濟──以及其他許多大問題。

「財富的迷惑」(22節)。我們時常受到誘惑,以為金錢能解決所有問題,但這不是真實的。

「那撒在好地裡的,即是指那聽了話而了解的人,他當然結實,有結一百倍的,有結六十倍的,有結三十倍的。」這是需要統計知識的人所稱的「底線。」是的,我們在路旁──在石頭地裡──在荊棘中浪費了很多氣力。是的,有些種子──也許是大多數種子──將永不結出什麼東西。然而,這並不要緊,因為那些聽了話而了解的人(謹記於心並靠之而生活)將結出奇蹟般的豐碩果實。

有關好地的經文中最後的動詞是「結果和實行」(思高聖經譯作:結實)。「實行」一詞是山中聖訓及其他地方時常提出的一個重要的字(參閱7:21,24,26; 12:50)。在瑪竇福音(相對於保祿),實行在救恩方面是重要。

比喻提供清楚地提醒我們,即使對福音作出外表上最熱誠的回應,也不保證那人是真正的門徒。唯有經歷時間的考驗,在困難中堅持不懈,躲避財富的迷惑和世俗的焦慮(6:25-34),以及尤其是結出適當的果實(不斷服從天主的旨意),才能證實(信德的)宣認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