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主日

「耶穌聽到若翰被監禁以後,就退避到加里肋亞;後來,又離開納匝肋,住在海邊的葛法翁,即住在則步隆和納斐塔里境內......」(瑪 4:12-23)(1月22日)


聖經:瑪 4:12-23

釋經

3-8章:背景

耶穌的受洗(3:13-17)和受試探剛在瑪竇福音第4章之前,所以,這是耶穌傳教生活的開始。山中聖訓(5-7章)緊接在後,並構成耶穌在福音裡最長的訓導。瑪竇把山中聖訓安排在耶穌傳教生活的開始並非偶然,因為他要強調耶穌的訓導職務。第4章藉著強調耶穌把我們帶入光明(4:16),藉著呼籲我們悔改(4:17),藉著告訴我們有關首批門徒的蒙召(4:18-22),並藉著把耶穌的訓導職務安排在宣講和治病職務之前(23節)而準備我們聆聽山中聖訓。

12節:耶穌開始傳教

「12耶穌聽到若翰被監禁以後,就退避到加里肋亞去了。」

瑪竇把耶穌傳教生活的開始跟若翰的被捕連繫在一起。「聽到」一詞使耶穌遠離若翰──耶穌從遠處聽到若翰。耶穌不是若翰的門徒,卻是要來的那一位,而且經已來到。若翰是關鍵人物,是舊約最後一位和新約的引入者。「所以,當若翰被捕和從幕前消失時,這是一個神學提示,即時期已來到,地球的構造板塊經已移動,應許默西亞時代的地震經已開始,動搖世界的基礎。

有人會指責耶穌退避到加里肋亞,為免遭受若翰的同樣命運。但是,加里肋亞也由那逮捕若翰的黑落德統治,所以,耶穌不能在那裡逃避危險(Soards)。瑪竇清楚指出,耶穌往加里肋亞,是為應驗先知的話(14節)。加里肋亞地方很小,但人口眾多,所以,它提供機會讓很多人聆聽耶穌的訊息。加里肋亞被外邦人環繞,而它的很多居民都是外邦人。主要的貿易路線都經過加里肋亞,而該處時常受到侵略因此,加里肋亞與外邦人有較多來往,而且比猶大的居民更樂於接受新事物。瑪竇對外邦人深感興趣,並以耶穌命令門徒使萬民(ethnos,可翻譯為「萬民」和「外邦人」)成為門徒作結束。

13-16節:另一次應驗了先知的話

「13後又離開納匝肋,來住在海邊的葛法翁,即住在則步隆和納斐塔里境內。 14這應驗了依撒依亞先知所說的話:15『則步隆地與納斐塔里地,通海大路,約但河東,外方人的加里肋亞, 16那坐在黑暗中的百姓,看見了浩光;那些坐在死亡陰影之地的人,為他們出現了光明。 』」

他「離開納匝肋,來住在海邊的葛法翁」(13節)。葛法翁位於納匝肋東北約三十公里,位於加里肋亞海北岸。我們不知道耶穌為什麼遷往葛法翁。也許是因為伯多祿的家在那裡(瑪8:14)。也許是因為葛法翁比納匝肋較大,而且位於主要的貿易路線之上。也許是因為從葛法翁橫渡約但河,便來到十城區、外邦人的地區,因而有很多外邦人。耶穌將在葛法翁履行很多傳教工作(瑪8:5-15; 9:9; 13:2;谷1:21; 2:1-12;若4:46-54),而葛法翁將被稱為「自己的城」(瑪9:1)。然而,他將宣佈審判當地(瑪11:23-24)。

「這應驗了依撒依亞先知所說的話」(14節)。瑪竇很關注顯示耶穌應驗了先知的話。這是瑪竇所引用的十句應驗中的第五句。

「則步隆地與納斐塔里地,通海大路」(15節)。耶穌引述依9:1-2。則步隆和納斐塔里是北方的省份(葛法翁在納斐塔里,而納匝肋在則步隆),兩地於公元前732年,即其他省份失陷前十年,落入亞述王提革拉特丕肋色爾三世手裡。「依撒意亞宣告,首先感受到天主憤怒的領域,也將是首個在默西亞誕生時領受救恩消息的領域(依9:1-7)。現在,瑪竇告訴我們,先知的預言應驗了。這「通海大路」(希臘文:hodon thalasses)是連接大馬士革(葛法翁東北面)與凱撒肋雅(葛法翁西南面,臨於地中海)的羅馬大道,因而是主要的貿易路線。

「那坐在黑暗中的百姓,看見了浩光」(16節)。「『光』對『黑暗』,一貫地出現在聖經,所指的是認識或服從天主對忽視或不服從祂的啟示。耶穌傳教的對象一直坐在黑暗裡,但耶穌的來臨給他們帶來光明。

17節: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

「17從那時起,耶穌開始宣講說:「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

耶穌明確採用洗者若翰的同一說話(3:2)。耶穌宣講的核心與若翰宣講的核心是一致的。耶穌本身是初期教會宣講的主題,他本身宣講的主題就是天國。悔改表示思想的轉變──朝向新的方向──準備天國的生命。學者對於背後的情感有不同的意見。有的表示「這不涉及哀傷或悔恨」,但有的卻指出,「在七十賢士本,悔改一詞代表一個希伯來字,其意思是『為一個人的罪過而悲哀』」。也許這兩個概念都不是相差很遠。我們不容易改變生活的方向,除非我們不滿我們現時的生活,並對其未來抱有希望。為罪而感到難過,給我們提供那引發改變的不滿。

瑪竇一貫地採用「天國」一詞。耶穌在此應許天國臨近了。隨著瑪竇福音展開,耶穌將告訴我們更多有關天國的事物。耶穌告訴我們,天國臨近了。我們從聖人的生命中瞥見天國,因為對他們來說,天國確實已來臨。我們看見他們靜默的力量,感到他們溫柔的接觸。耶穌告訴我們天國已臨近,就是告訴我們,我們能夠居在這王國裡。我們只要悔改──遠離那些充塞我們生命的偶像──讓天主統治。

18-22節:召叫伯多祿、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

「18耶穌沿加里肋亞海行走時,看見了兩個兄弟:稱為伯多祿的西滿,和他的兄弟安德肋,在海裡撒網,他們原是漁夫。19他就對他們說:「來,跟隨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20他們立刻捨下網,跟隨了他。21他從那裡再往前行,看見了另外兩個兄弟:載伯德的兒子亞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在船上同自己的父親載伯德修理他們的網,就召叫了他們。22他們也立刻捨下了魚船和自己的父親,跟隨了他。」

「他看見了兩個兄弟」(18節)。在山中聖訓,耶穌將以權威教訓眾人(7:29)。他在此展示權威,因為他召叫門徒,而他們便立即服從──正如他向疾病展示權能。在上週的福音選讀中,有若望有關伯多祿和安德肋蒙召的敘述(若1:35-42),但安德肋首先被提及,然後叫他的弟弟西滿。瑪竇的敘述展示這兩兄弟蒙召時是在一起的,並首先提及伯多祿的名字,正是瑪竇福音暗示伯多祿將具有的重要性。瑪竇有關這次召叫的敘述是很簡略的。耶穌召叫兩對兄弟,是看來他是從未見過的,邀請他們成為他的門徒。這些人立即回應,留下他們的漁網、漁船和父親,然後跟隨耶穌。我們在此遇到耶穌的首個奇蹟,即他具有德能的說話使人跟隨他,使人成為門徒……藉著宣講者、傳教士、老師、家庭、朋友,以及無名的基督徒服務者的言行,人子的聲音繼續講話並產生信德。

「跟隨我」(19節)。這敘述是不尋常的,因為辣彼不尋找學生,而是那些希望跟他們學習的人尋找他們。然而,耶穌採取主動!他來尋找我們。這邀請是成為門徒或學習者。耶穌召叫這些人,不是為了經驗個人的救恩,而是學習……他沒有說:「跟隨我,我要拯救你們的靈魂。」……他的應許不是他們的救恩,而是別人的救恩。

作辣彼的門徒,要求每天與老師緊密接觸;一個人藉著榜樣和規條而形成自己的性格,並學習法律。耶穌給這些人機會每天在近處觀察他。藉著這樣做,他們將學習比他的思想更多的東西。他們將熟悉他心情。他們將無意識地重複他談話的態度──他的姿態──他與人的交往。他們將看到他如何解決問題和面對反對。他們將慢慢地但肯定地在思想、言行等各方面相似耶穌。學習有關耶穌的事實是不足夠的。我們必須花時間與他在一起。成為門徒不是頭腦的事,而是心靈的事。

「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19節)。把漁人改變為漁人的漁夫是扭轉文字。耶穌召叫了那一類人?他們是……純樸的勞動者,沒有什麼資歷,隨便什麼人都會說他們並沒有什麼前途。耶穌所揀選的,就是這些平凡的人。耶穌所需要的,是願意把自己獻給他的平凡的人」。

在瑪竇福音有其他關於福傳的比喻。有一章經文描述多個關於天國的比喻,其中耶穌把天國比作撒在海裡的網,網羅各種的魚(13:47-50)。耶穌在派遣門徒之前也引用類似的比喻,呼籲工人出外和收莊稼(9:35-38)。兩段經文都展望一個深遠的事業,就是吸引人進入天國的領域。

「們也立刻捨下了魚船和自己的父親,跟隨了他」(22節)。他們的魚船父親都是現世的保障。當然,他們的魚船代表生計──賺取生計的方法──大概是舒適的生活。他們的父親代表他們與家庭的連繫、寶貴的連繫。家庭涉及靈性的責任(「應孝敬你的父親和你的母親」──出20:12),也充當一種安全網,是我們現時期望政府提供的。如果這些漁夫受傷或失業,他們的家庭會幫助他們復元。如果他們慶祝婚禮或哀悼亡者,他們家庭的參與將是高峰。為跟隨一位周遊各地的辣彼而離開魚船和父親,就是支配自己的生命。

23節:耶穌的訓導職務

「23耶穌走遍了全加里肋亞,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宣講天國的福音,治好民間各種疾病,各種災殃。」

耶穌施教、宣講和治癒。施教一般涉及倫理或護教的指導,而宣講的目的是帶來皈依。要注意這些動詞的次序。首先是施教。這配合瑪竇強調耶穌的訓導職務。對瑪竇而言,耶穌的施是比他的奇蹟具有更大的意義。的確,施教甚至先於宣講天國的福音。首部福音不是福傳的手冊,而更是有關教會生活的論文……有太多基督徒的生活不符合他們宣認……為了教會的健康,必須完全強調耶穌有關在天國生活的訓導。

耶穌在會堂內施教。只有一座聖殿,位於耶路撒冷;但每條村莊都有會堂。這是人們聚集崇拜和學習的地方。施教是會堂生活的中心。禮儀包括祈禱、讀經,和演講。會堂長可以邀請任何合資格的人演講。那麼,會堂很自然是耶穌開始訓導職務的地方。耶穌在會堂決定開始他的職務,這是尊重已確立的職務和聚會的地方。要謹記,山中聖訓正在幕後等候,只是等待瑪竇完結第4章,好讓耶穌上台,而他的教導將使我們讚嘆不已。第4章的最後兩節經文(24-25節)沒有包括在今天的福音選讀裡,是強調耶穌的治癒職務,及其對人產生的效果。有很多來自遠近地方的群眾跟隨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