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方濟・亞西西(紀念)・常年期第二十七周・星期二

「那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把耶穌接到家中。她有一個妹妹,名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路10:38-42)(10月4日)


聖方濟.亞西西(紀念)

聖人於1182年在意大利亞西西出生。他家境富裕,少年時期生活輕浮。從軍受傷後,回頭改過,熱心賙濟窮人;終與父親立下筆據,捨棄遺產,遂全心獻身於天主,實踐福音聖訓,度貧窮的生活,向民眾宣講天主的仁愛。他召集同志,創立了小兄弟會(今稱方濟會),又協助聖嘉勒成立了修女會。他立下的會規,使度福音勸諭生活的人,受益良多,並使在俗的跟隨者獲益。他以徹底神貧和謙遜的精神,革新了教會生活。他酷愛和平及歌頌大自然的榜樣,使人更能以純樸的心親近天主,並以和平的精神待人。他以簡樸的生活和熱烈的愛火,振興福傳工作。聖人於1226年安逝。


在瑪爾大與耶穌的關係上,我們學習到三件事,以幫助我們真正為不幸的人服務。首先,耶穌告訴瑪爾大瑪利亞選擇了最好的一份,就是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路10:39)。如果我們只有賴自己的瞭解(見箴3:5)或者只用一些典型的方法去服務不幸的人,我們可能無知地促進貧窮而不是對抗貧窮。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時常對服務貧窮不幸的人一無所知。我們必須尋求天主的旨意。

第二、瑪爾大的實踐式的、個人的、家庭式的款待是聖經模式的服務窮人。有時要使用學院式的模式。第三、真正的服務窮人是滿足他最大的需要:個人對耶穌的認知、愛耶穌、事奉耶穌的需要。我們要愛不幸的人,向他們宣講耶穌對瑪爾大說的話:「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麼?」(若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