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五主日

「那時候,耶穌站在革乃撒勒湖邊;群眾擁到他面前,要聽天主的道理。耶穌看見兩隻船,在湖邊停著;漁夫離開了船,正在洗網。耶穌上了其中一隻屬於西滿的船,請他把船稍微划開,離開陸地;耶穌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群眾......」(路5:1-11)(2月7日)


聖經:路 5:1-11

釋經

1-11節:耶穌召叫首批門徒

四部福音都有敘述召叫首批門徒:

──在谷1:16-20,耶穌召叫伯多祿和安德肋──然後,在另一次行動中,召叫雅各伯和若望。四人都「立刻」掉下網和家人,跟隨耶穌。這是馬爾谷福音記載耶穌傳教的開始。
──瑪4:18-21跟馬爾谷的模式十分相近。
──正如我們所預料的,若望福音是與別不同的。

根據若望的敘述,耶穌沒有召叫門徒。相反,洗者若翰在他的其中兩個門徒面前說,「看,天主的羔羊!」那兩個便開始跟隨耶穌。然後,其中一個門徒安德肋去找他的兄弟西滿,說:「我們找到了默西亞,」二人便去見耶穌。耶穌給西滿一個新名字──伯多祿。這裡沒有談及網或魚,也沒有談及門徒捨棄一切來跟隨耶穌。即使這不是對觀福音,但也是耶穌傳教的開始。

──路加的敘述也是與眾不同。這是四個敘述中最長的一個。

在路加福音裡,耶穌不是以召叫門徒,而是以納匝肋會堂講道來開始他的傳教生活。其後,他驅魔(4:31-37),治好西滿的岳母(4:38-41),並在猶太的各會堂中宣講(4:42-44)。這些行動的後果,就是群眾「擁到他前要聽天主的道理」(5:1)。他們也為跟隨耶穌的門徒建立了基本原理。這是唯一的「召叫」故事提及網了許多魚,儘管若望福音也包含類似的故事──但發生在耶穌復活之後(若21:1-23)。路加的敘述不是一個典型的召叫故事,因為耶穌沒有正式邀請人作他的門徒,卻僅僅說:「不要害怕!從今以後,你要做捕人的漁夫!」(5:10)。這敘述也是與眾不同的,因為它以西滿伯多祿為中心,只在第10節提過雅各伯和若望,甚至沒有提及安德肋。

伯多祿對大量漁穫的奇蹟的反應,跟舊約和書信的教訓十分配合:

──依6:1-8描述依撒意亞蒙召的故事,他申明:「我有禍了!我完了!因為我是個唇舌不潔的人,住在唇舌不潔的人民中間,竟親眼見了君王──萬軍的上主」我們可把這故事視為福音故事的模式。依撒意亞和伯多祿同樣覺得自己在聖者面前極之不配。二人都申明自己是不配的。一個「色辣芬」用火炭潔淨依撒意亞的口唇,而耶穌用說話來潔淨伯多祿。依撒意亞和伯多祿證實都忠於召叫。
──在格前15:1-11,保祿宣稱自己是「我原是宗徒中最小的一個,不配稱為宗徒,因為我迫害過天主的教會。」

耶穌的工程已發展至需要召集門徒。路加擴展這個主題:

──召叫肋未(5:27-32)
──召叫十二人(6:12-16)
──十二宗徒的使命(9:1-6)
──七十門徒的使命(10:1-20)
──選立七位執事(宗6:1-7)
──掃祿歸化(宗9:1-22)
──塞浦路斯和基勒肋人在安提約基雅宣傳基督(宗11:20-24)
──巴爾納伯與保祿奉命出發傳教(13:1-3)

天主揀選透過人類工作,瓦器中存有福音的寶貝(格後4:7)。由於天主選擇這樣行事,我們的回應是重要的。

1-3節:群眾擁到他前

「1有一次,耶穌站在革乃撒勒湖邊,群眾擁到他前來要聽天主的道理。2他看見兩隻船在湖邊停著,漁夫下了船正在洗網。3他上了其中一隻屬於西滿的船,請他把船稍為划開,離開陸地;耶穌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群眾。」

革乃撒勒是位於加里肋亞湖的北端。路加稱這地方為革乃撒勒湖。經過漫長一夜,漁夫正清潔他們的漁網。他們漫長的一夜,又毫無收穫,他們必定非常疲累和沮喪。今天的工作就到此為止。他們要回家、吃點東西,然後睡覺。他們的情緒與群眾的情緒形成對照。群眾擁到耶穌前,很興奮看到這位年輕的先知,並布望聽「天主的話」(1節)。路加經常採用「天主的話」(3:2; 8:11,21; 11:28;宗4:31; 6:2,7; 8:14; 11:1; 13:5,7,46; 17:13; 18:11)。當這句話出現在宗徒大事錄時,所指的是福音,教會的訊息。在路加福音,耶穌用它來指天主的國。

「他上了其中一隻屬於西滿的船」(3節)。這是西滿首次出現在本福音(雖然4:38提及他們),也是他首個服從的行為。西滿既疲倦又沮喪,這一刻他的心情一定不好。他準備回家,不會再上船。令人驚訝的是,並非西滿看到大量漁獲的奇蹟所作的積極回應,而是積極回應耶穌要求再次出去。

在馬爾谷和瑪竇的版本,這故事有提及西滿、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谷1:16-20;瑪4:18-22)。我們知道,路加採用馬爾谷作為其中一個來源,因此,我們一定問,為什麼他在這裡只提及西滿。答案必定是,路加看見馬爾谷把伯多祿描述得並不美,亦知道伯多祿在初期教會做了偉大的工作,所以挑選伯多祿,從好的角度來表現他。在路加福音和宗徒大事錄,路加比馬爾谷或瑪竇更善待伯多祿。在船上,耶穌坐下來。船可能足以讓耶穌站立,但老師是坐下來教導的。在路加福音,耶穌在會堂開始他的傳教(4:16-30,42-44),但現在,他向群眾傳教,在百姓生活的平凡地方傳教。

4-7節:遵照你的話

「4一講完了,就對西滿說:「划到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吧!」5西滿回答說:「老師(希臘文:epistata),我們已整夜辛苦,毫無所獲;但我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6他們照樣辦了,網了許多魚,網險些破裂了。7他們遂招呼別隻船上的同伴來協助他們。他們來到,裝滿了兩隻船,以致船也幾乎下沈。」

這是伯多祿第二個服從的行為,再次是引人注目。耶穌的指示是反直覺的。伯多祿是漁夫,當然知道在那裡才找到魚。他與同伴已整夜辛勞,毫無所獲,這證明已沒有魚可供捕捉。他們正在洗網,收拾東西(參閱2節)。他們很是疲累,急於回家。再次撒網將必須額外清理,對疲倦和沮喪的漁夫來說,一點都不吸引。伯多祿的常識告訴他,沒有理由再嘗試。他必定不願意叫其他人「上馬鞍」,把剛清潔好的網再弄污。他向耶穌說出心中的疑惑,但畢竟稱耶穌為老師(希臘文:epistata)。只有在路加福音,這名銜是用來稱呼耶穌,亦只有門徒採用的(8:24,45; 9:33,49; 17:13),而且,有一次為一個求助的人採用(17:13)。它的意思是「一個擁有權威的人。

伯多祿說:「但我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5節)。在面對懷疑時仍服從,此舉正開啟通往奇蹟之門。耶穌的追隨者不一定要求理解,而是要求服從。我們也是!唯有當我們服從,才能運用基督的力量,並體驗他的奇蹟。

他們的網險些破了,船也幾乎下沉(6-7節)。大量漁獲把門徒推向災難的邊緣──祝福也幾乎是太多了。在下一章,耶穌將教訓門徒,「你們給也就給你們;並且還要用好的,連按帶搖,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們的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升斗量,也用什麼升斗量給你們」(6:38)。我們常常以滴管而不是水桶來量度服從與愛德,但滴管般的信德只產生滴管般的償報。耶穌寧願更慷慨地賜予──水桶般的償報──消防栓般的償報!

這是豐盛的奇蹟,猶如曠野中的瑪納(出16章),寡婦的餅與油(列上17:8-16),用不之盡的油(列下4:1-7),以及厄里叟用二十個餅來餵飽一百人(列下4:42-44)。其後,在本福音,耶穌將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9:12-17)若望福音報導加納婚宴的變水為酒奇蹟(若2:1-11)這些豐盛的奇蹟有兩個共通特色:(1)它們符合人的需要,以及 (2) 它們展示天主的德能。這特別的奇蹟的後果是,門徒「捨棄了一切,跟隨了他」(11節)。

8-11節:他們捨棄了一切,跟隨了他

「8 西滿伯多祿一見這事,就跪伏在耶穌膝前說:「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罪人。」9西滿和同他一起的人,因了他們所捕的魚,都驚駭起來。10他的夥伴,即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若望,也一樣驚駭。耶穌對西滿說:「不要害怕!從今以後,你要做捕(希臘文:zogron)人(希臘文:anthropous)的漁夫!」11他們把船划到了岸邊,就捨棄了一切,跟隨了他。」

在路加福音,這是西滿首次稱為伯多祿的。在若望福音,西滿伯多祿這兩個名字經常放在一起,但在對觀福音,只出現在這裡以及伯多祿宣信的情況中(瑪16:16)。尤其為伯多祿而言,這是主顯的故事,突然醒悟的時刻。面對著一個奇蹟,他發現自己在聖者面前,又被自己的罪過而震撼。伯多祿好像一個穿著寒酸的人在一間高雅的公司,他只想逃避這種不利的對比──「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罪人」(8節)。

──這也是梅瑟在焚燒的荊棘叢中面對他的召叫時的反應──「梅瑟因為怕看見天主,就把臉遮起來」(出3:6)。
──這也是依撒意亞面對召叫時的反應──「我有禍了!我完了!因為我是個唇舌不潔的人,住在唇舌不潔的人民中間,竟親眼見了君王──萬軍的上主」(依6:5)。
──現在,這是伯多祿面對召叫時的反應。

這三個人都成為天主的偉大的領袖,但他們的偉大並非紮根於他們的智慧、才華或靈修,而是天主的召叫。天主召叫天主召叫的人,而天主往往能夠充份利用最不像樣的候選人。耶穌說,「在你們眾人中最小的,這人才是最大的」(9:48)──也許因為最小的較快回應──甚少計較付出──更容易信任。

幸虧天主召叫我們每個人擔當一些重要的任務──往往看來好像再撒網那樣徒勞。當天服從耶穌的漁夫不能想像到,在兩千年後,我們依然從他們的故事中汲取屬靈的滋養。無論基督召叫我們在遙遠的傳教區事奉,抑或召叫我們擔當謙卑的工作──招待、在聖詠團唱歌、準備咖啡、探訪獨居者、給飢餓的人食物,或者付出僅餘的金錢。在基督手中,最謙卑的任務成了主顯──啟示──發現──最偉大的信德的工具。基督能夠使我們最謙卑的服從行為變成一個滿得網險些破了,船也幾乎下沉的奇蹟。

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罪人」(8節)。在天主的親臨中,我們大多已失去驚訝和敬畏的感覺。我們反而在科學與科技的祭台上崇拜,因為這些東西每天都給我們展示新的驚奇。我們崇拜自我價值的祭台,抗拒謙遜與痛悔,好像它們會構成某種情緒病似的。我們甚至想像自己有權訂下條件來接納天主,但是,在較美好的時刻,便虔敬地跪下,承認天主恩賜我們每一口氣。

當西滿承認自己是罪人時,他是對的,但耶穌來是救贖罪人和被遺棄的人,正如他在本章所展示的──接觸癩病人(5:12-16);寬恕癱子的罪過(5:17-26);召叫稅吏(5:27-28);與稅吏和罪人同席(5:29-32)。他說,「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5:31)。

「西滿和同他一起的人都驚駭起來」(9節)。路加挑選伯多祿作為這故事的主要門徒,但不只是伯多祿驚駭,而是眾人都驚駭。路加最後講出伯多祿的同伴,即雅各伯和若望的名字(10a節)。他沒有提及安德肋。

「耶穌對西滿說:『不要害怕!』」(10b節)。這也是天使的話:「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妳在天主在面前獲得了寵幸」(1:30),以及「不要害怕!看,我給你們報告一個為全民族的大喜訊」(2:10)。在本福音,耶穌將兩次採用這些說話。「你們不要害怕!你們比許多麻雀尊貴多了」(12:7),以及「你們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因為你們的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12:32)。

「……從今以後,你要做捕(希臘文:zogron)人(希臘文:anthropous)的漁夫」(10c節)。耶穌強調門徒在福傳方面將要擔當的角色。耶穌指引伯多祿捕獲大量魚,但這是一幅畫像,描述他將如何在其他更屬靈的事務上指引門徒。

耶穌的應許將在聖神降臨那天開始實現。伯多祿將宣講道理,而當天有三千人受洗──那就是開始。工作是繼續的。我們是伯多祿的繼承人,宣講福音和為基督作見證。

我們的角色,在世上是不舒適的角色,因為世界要求包容所有信仰,卻鄙視基督徒信仰。當然,對伯多祿而言,這也不是舒適的角色。宗徒大事錄告訴我們,他曾經歷反對和被捕。傳統告訴我們,他是被釘十字架而死的。

捕魚作為贏得門徒的方法是有其局限的,因為被捕的魚的命運,可能是被殺掉和被吃掉,但門徒的角色是為基督而活。「捕」(希臘文:zogron)是更普遍用來捕捉──活捉。門徒將不再捕捉死魚,然後在市場出售,卻要捕人,給予他們自由。

「他們把船划到了岸邊,就捨棄了一切,跟隨了他」(11節)。耶穌對西滿講話,但其他門徒聽到這番話也包括他們。他們也捨棄一切,跟隨耶穌。捕魚隊已帶來第一個漁獲。罪人已轉化為天主的僕人。

在馬爾谷和瑪竇福音,漁夫捨下了父親和魚船,跟隨了耶穌(谷1:20;瑪4:22)。路加告訴我們,他們捨棄了一切。

這種捨棄是門徒的特質:

──肋未捨棄他的稅關,跟隨耶穌(路5:27-28)。
──耶穌召叫三人立刻捨棄他們的過去(路9:57-62)。
──耶穌挑戰富少年變賣一切,然後施捨給窮人,作為做門徒的先決條件(18:18-22)。

要成為門徒,就是不再在現世事物當中尋找生命的基礎,唯獨在天主之內尋找生命的基礎。在宗徒大事錄,路加將透過描述在初期教會,一切所有皆歸公用來繼續強調這一點(參閱宗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