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節(慶日)・聖誕八日慶期內主日

聖經:路 2:41-52

釋經

41-52節:耶穌到訪耶路撒冷聖殿

這是唯一關耶穌童年的正典故事,而且唯有見於路加福音。偽經著作敘述其他故事,似乎都是毫無根據和脫離性格的,例如耶穌擊倒其他兒童,然後再使他們復甦。路加記載耶穌在聖殿的故事,跟這些偽經故事有的共同之處,就是渴望解釋耶穌的偉大已經在童年時顯示出來。

這故事的原型是撒上2章所記載,亞納和厄耳卡納誕下撒慕爾。請注意以下的平行文:

──瑪利亞的讚主曲(路1:46-55)十分相似亞納的頌謝曲(撒上2:1-10)。
──亞納把撒慕爾獻於上主。撒慕爾由司祭厄里在相似聖殿的環境中撫養成人的。「聖殿」在字面上是撒慕爾的家,而司祭代替了他父親的角色。
──亞納和她的丈夫每年來到這「聖殿」獻祭(撒上1:3,7,21; 2:19)。
──「撒慕爾幼童漸漸長大,為上主和人所喜愛」(撒上2:26;參閱路2:52)。
──撒慕耳是在「聖殿」裡長大,在這裡領悟自己的召叫。

41節:每年往耶路撒冷去

「41他的父母每年逾越節往耶路撒冷去。」

猶太男人必須遵守三個慶節:無酵節(逾越節),五旬節和帳棚節(申16:16;出23:14-16)。猶太女人不須遵守,但獲准參與。居住在耶路撒冷二十里以內的成年男人,必須每年守逾越節,而其他人都希望一生中最少能夠參與這個節期一次。從納匝肋往來耶路撒冷,是意義重大的旅程,因為兩地相距八十里,每段路途需時三至四天,還要在耶路撒冷逗留一週。這樣的旅程涉及重大的承諾,不單是時間,也包括金錢。相比之下,考慮一下你覺得要支付兩週假期的旅費是困難的,但我們比若瑟和瑪利亞富有得多。

路加表示若瑟和瑪利亞每年作這樣的旅途,確立他們是特別嚴守法律的人。他也告訴我們耶穌的割損禮和獻於聖殿,以及瑪利亞的取潔禮,都確定他們遵守法律(2:21-40)。其後,路加將給我們顯示,耶穌對稅吏、罪人和外邦人的坦誠開放,但首先給我們顯示耶穌是深深紮根於嚴守法律的猶太傳統。路加將給我們敘述耶穌另外兩次到訪耶路撒冷的事蹟。在耶穌公開傳教生活之前,魔鬼會帶他到耶路撒冷,引誘他從聖殿頂跳下去(4:9)。在傳教生活結束之際,耶穌將再次往耶路撒冷過逾越節(9:51-19:28),並會潔淨聖殿(19:45-48)。

42-45節:既找不著

「42他到了十二歲時,他們又照節日的慣例上去了。43過完了節日,他們回去的時候,孩童耶穌卻留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未發覺。44他們只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遂走了一天的路程;以後,就在親戚和相識的人中尋找他。45既找不著,便折回耶路撒冷找他。」

「他到了十二歲時」(42節)。在十二歲時,耶穌未有責任要守節日,但由十三歲的生日開始,他便必須這樣做。「他們又照節日的慣例上去了」(42節)。倘若耶穌的父母每年都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他當然在過去曾數度踏上這樣的旅程。想像從加利肋亞小鎮而來的一個男孩子,在參觀耶路撒冷這大城市和宏偉的聖殿時會有什麼感受。逾越節的禮儀為期八天(肋23:5-6)。朝聖者無須逗留整整八天,但許多人這樣做的。

「耶穌卻留在耶路撒冷」(43節)。在旅行隊中,男人與男人,女人與女人,兒童則一起玩耍。所以,不難想像若瑟和瑪利亞可能假設耶穌是在旅行隊中的。他們走了一天的路程,也許是二十里,才知道耶穌沒有跟他們在一起。他們要花另一天的時間折返。也許這是46節所提及三天中的兩天。

我們可能會問:他們怎會沒注意到耶穌是不在的──或者,耶穌這三天會在那裡找到食宿──但是,路加沒有興趣回答這些問題,因為它們與這敘述的要點無關……這敘述的要點就是耶穌的傳教感,以及他如何做準備。任何父母都想像到若瑟和瑪利亞的一連串感受。他們必然感到既驚慌又憤怒;他們時而會說:「親愛的天主,請讓他安然無恙吧!」時而會說:「待我把他弄到手!」返回耶路撒冷的費時的旅程,還有在城中四處尋找,簡直是折磨。

46-47節:凡聽見他的人,都驚奇不止

「46過了三天,才在聖殿裏找到了他。衪正坐在經師中,聆聽他們,也詢問他們。47凡聽見他的人,對他的智慧和對答,都驚奇不止。」

「衪正坐在經師中,聆聽他們,也詢問他們」(46節)。坐著是教授的姿勢,但我們必須小心,不要過份解釋;學生也可以坐下的。耶穌不是教訓老師,而是聆聽和發問。老師發現到一個問好問題的學生,都會感到欣喜。這樣的問題顯示活躍的思想,並為課室帶來生氣。問答是猶太教導的來源,而這些老師已聽過不少。他們聽到出自一個十二歲男孩如此的好問答,不禁感到驚訝。

「凡聽見他的人,對他的智慧和對答,都驚奇不止」(47節)。路加確立,即使耶穌還是孩子,但已展示那將會綻開成為真正智慧和權威的許諾。其後,人們稱揚耶穌在會堂的施教(4:15)。他們驚奇這個男孩口中所說的動聽的話(4:22)。他們將驚奇他具有權威的教訓(4:32)。耶穌將開啟門徒的心靈,好能明白聖經(24:45)。

48-51節:他的父母一看見他,便大為驚異

「48他們一看見他,便大為驚異,他的母親就向他說:「孩子,為什麼你這樣對待我們?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49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50但是,他們不明白他對他們所說的話。51他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他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

「他們一看見他,便大為驚異」(48節)。人們聽到耶穌的話,驚奇他的智慧,但瑪利亞和若瑟卻驚奇他未有顧及他們的感受。「孩子,為什麼你這樣對待我們?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瑪利亞的問題只暗示當她發現耶穌遺失時必然感到痛苦,還有耶穌的闖禍為家庭帶來的羞恥。在那樣的文化中,家庭中的每個成員分享家庭的榮譽,而一個成員的闖禍亦使整個家庭蒙羞。

「們為什麼找我?」(49節)。在本福音裡,這是耶穌的第一次講話。在敞開的墳墓裡,天使會問同一的問題(使用同一的動詞──zeteo)──「妳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24:5)。在兩個情況下,我們覺得耶穌構成一個更深的現實,是他四週的人未能理解的。49節揭示這個故事的中心目的,就是承認耶穌為天主子;這是在1:35中,天使告訴瑪利亞的第一個事實,而且很快在耶穌受洗時得天主確定(3:22)。耶穌亦會談到天主是他的父親(10:21-22; 22:29,42; 23:34,46; 24:49)。

「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希臘文:die,解作「必須」,暗示天主的要求)。耶穌將重複使用這個詞,反映他的使命所帶來的責任:

──「我也必須傳報天主國的喜訊」(4:43)。
──「人子必須受許多苦」(9:22)。
──「我必須前行,因為先知不宜死在耶路撒冷之外」(13:33)。
──「但(我)必須先受許多苦」(17:25)。

「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請注意「父親」(48節)和「我父親那裡」(49節)所反映的相關語。有些學者把耶穌在49節的說話視為對父母的指責,但亦有學者指出,耶穌對於瑪利亞的問題感到驚訝而不是斥責。在事件發生之後……正是耶穌修改他的行為:他與父母回家,屬他們管轄(參閱51節)……耶穌……無意不尊重他兩個兒子身份中的任何一個。

正如52節所證明的,耶穌並不是以完全成熟的形體從母胎中冒出來的,而是漸漸成長。在這裡,我們看到十二歲的耶穌認真處理他的身份和召叫。他一直在納匝肋的家,與瑪利亞和若瑟在一起,但現在,他在聖殿裡感到他被那特別的聖召牽引。他說,「我必須。」這不是他的聖召最後一次為他在世的家造成問題(8:19-21;亦參閱12:53; 14:26)。他並非不尊重他的父母,但他對於天父有更大的責任。請看耶穌如何非常溫柔地和非常果斷地把「父親」這名字從若瑟取過來,而把它交給天主。

「但是,他們不明白他對他們所說的話」(50節)。在起初,加俾額爾對瑪利亞說:「他將是偉大的,並被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上主天主要把他祖先達味的御座賜給衪。他要為王統治雅各伯家,直到永遠;他的王權沒有終結他」(1:32-33)。然而,瑪利亞沒有我們事後認識這優勢。她不能閱讀福音,看見耶穌的生命如何揭示,它會有什麼意義,而且有怎麼樣的結局。他的職務跟人們對默西亞所期望的有很大的分別,以致瑪利亞必定感到混亂。她從醒覺中獲得對耶穌職務的理解將是痛苦地出現。

「他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51節)。「下去」(希臘文:katebe)這詞具有兩種意義。耶路撒冷是在山上的,即地理上的高地;而且它也是聖殿的所在地,即屬靈的高地。下去到納匝肋(51節)反映在故事的開端時,是上去耶路撒冷的(41-42節)。這兩句短語包圍著整個故事,標誌著開始和完結。51節「屬他們管轄」,正如他甘願「空虛自己」(斐2:7),降生成人,因此,耶穌現在甘願屬他的父母管轄,滿全孝敬父母的誡命。

52節:耶穌……漸漸地增長。

「52耶穌在智慧和身體(希臘文:helika;年齡、高度、成熟程度)上,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地增長。」

這節經文告訴我們耶穌在四個幅度有所增長,而每一個幅度對於一個身心平衝的人是重要的:(1)智慧超越對事實的認識而至於理解,不但理解知識是什麼,而是理解知識有什麼意義。(2)身體(helika)意味著成熟程度和身材。(3) 天主的恩愛涉及與天主之間的關係。(4) 人的恩愛涉及與他人的關係。

耶穌在這每方面的增長,顯示出他有成長的空間。教會後來會強調耶穌是完全的天主,也是完全的人。成為完全的人表示耶穌不是以完全成熟的形體從母胎中冒出來,而是以嬰孩的局限開始生命。他長大成為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後來更長大為男人。

繼這個故事後,路加福音只在耶穌的族譜再次提及若瑟(3:32)。至於瑪利亞,就是只提及她(沒有提及名字)來見耶穌,卻因為人多而不能與他相會(8:19)。由這裡開始,所強調的不是耶穌在世的父母,而是他在天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