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耶穌給他們另設了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個人,在自己田裡撒了好種子;但在人睡覺的時候,他的仇人來,在麥子中間撒上莠子,就走了。苗長起來,抽出穗的時候......」(瑪13:24-43)(7月19日)

聖經:瑪 13:24-43

釋經

24-30節:好種子與莠子的比喻

「24耶穌給他們另設了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個人,在自己田裡撒了好種子;25但在人睡覺的時候,他的仇人來,在麥子中間撒上莠子(希臘文:zizania),就走了。26苗長起來,抽出穗的時候,莠子也顯出來了。27家主的僕人,就前來對他說:主人!你不是在你田地裡撒了好種子嗎?那麼從那裡來了莠子?28家主對他們說:這是仇人做的。僕人對他說:那麼,你願我們去把莠子收集起來嗎?29他卻說:不,免得你們收集莠子,連麥子也拔了出來。30讓兩樣一起長到收割的時候好了;在收割時,我要對收割的人說:你們先收集莠子,把莠子捆成捆,好燃燒,把麥子卻收入我的倉裡。」

「他的仇人來,在麥子中間撒上莠子」(25節)。耶穌所提及的莠子(zizania),初期十分相似麥子,幾乎不可能分辨二者。隨著植物成熟,莠子的根與麥子的根互相纏住,使它們幾乎不可能分開──企圖拔出莠子,會連麥子也拔出來。然而,必須把莠子與麥子分開,因為莠子既苦澀又有輕微毒性。假如在碾磨前不除去莠子,便會毀壞麵粉。一般的解決方法,是在打穀後,把它們分佈在平面上,然後分開麥粒,再讓人親手除去莠子,因為莠子在那階段已轉為另一種顏色。

在正典的著作中,唯有瑪竇福音記載這個比喻(儘管在偽經的多默福音中發現類似的比喻)。瑪竇非常關注倫理行為,因為在瑪竇的時代,教會正面對嚴重的倫理墮落。瑪竇以山中聖訓(耶穌的基調演說)作為敘述耶穌傳教生活的開始,闡明他的傳教生活的主題。山中聖訓的很多內容都是關注倫理道德的。例如:

──鹽若失了味,再毫無用途,只好拋在外邊,任人踐踏罷了(5:13)。

──耶穌來不是廢除法律或先知,而是為成全(5:17)。

──除非我們的義德超過經師和法利塞人的義德,我們決進不了天國(5:20)。

──凡向自己弟兄發怒的,就要受裁判;誰若說「瘋子」,就要受火獄的罰(5:22)。

──凡注視婦女,有意貪戀她的,他已在心裡姦淫了她(5:28)。

──等等!

耶穌在山中聖訓的高峰說:「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7:21)──這為一個藉恩寵而得救的教會來說,是令人不安的說話。

瑪竇清楚相信耶穌提出高的道德標準,而且因基督徒未達致那些標準而感到不安。他因教會又好又壞的狀態而感到很大的困擾;教會包括很多熱誠地稱耶穌為「主啊!主啊!」,卻拒絕遵循他的倫理訓導的人(7:21-27;也參閱13:47-50及22:11-14)。

然而,瑪竇也包括不同的角度。他知道經師和法利塞人在猶太人當中代表高的倫理標準,引起耶穌的大部份問題。最壞的不是低下階層的人批評耶穌並密謀殺害他,而是這些聖潔的人當中的精英(9:3,34; 12:2,10,24; 26:4)。因此,瑪竇減輕他對純潔的關注,並包括耶穌的話:「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7:1)──這話跟莠子的比喻有共同之處。

但是,在這比喻中,耶穌呼籲我們要忍耐和懷有信德──對那些未能達致標準的人忍耐(這是比喻本身所關切的事──24-30節),並相信天主會在適當的時候處理他們(這是解釋所關切的事──36-43節)。耶穌呼籲我們要抑制我們的行動,免得我們製造更多問題──免得我們把好的跟壞的一起破壞──免得我們「連麥子也拔了出來。」

耶穌與罪人同桌吃飯並責備法利塞人時,指出這些原則……在此,重要的是,我們不是要放棄努力保持教會純潔(18:15-20)……而是天主在現世仍是模糊的,唯有在未日,才把天主的真正子女領入他們得以確認的光榮中,並把壞人從他們當中驅逐。

我們可想起,昔日叫耶穌解釋這比喻的門徒,也包括負賣耶穌的猶達斯(26:47),否認耶穌的伯多祿(26:69),懷疑耶穌的多默(若20:24ff),以及更關心個人野心多於天國的雅各伯和若望(20:20-23;參閱谷10:37)。最後,唯有猶達斯才會失落──而筆者相信,如果他請求復活的基督寬恕他的話,即使他也可得救。

耶穌在此贊成的忍耐的原則,有助於每個關係。丈夫要容忍不完美的妻子,妻子要容忍不完美的丈夫。父母要容忍不完美的子女,子女要容忍不完美的父母。上司要容忍不完美的傭員,員工要容忍不完美的上司然而,這並不表示父母和上司不應指導和訓練他們要照顧的人。

我們不是蒙召要容易那不能容易的。有時必須果斷地終止某段關係──尤其是虐待的或暴力的關係──但我們必須實際地面對人的狀況。我們是身處罪人當中的罪人。如果我們有太多要求,太快責備,或太容易終止關係,我們一生可能要面對旋轉不息的關係,或長期的寂寞。我們希望領受恩寵,也必須願意伸展恩寵。

教會也要對教會以外的人應用忍耐的原則。教會在昔日最大的罪過,包括宗教裁判所,就是基於要淨化世界的意圖。當我們利用暴力傳揚福音,也就是向福音施以暴力。

我們也要注意,瑪竇包括責備罪人的方法(18:15-20)耶穌命令教會在邪惡面前要面對它。面對在個人的層次開始。如果那未能解決問題,過程便會擴大,直至涉及整個教會。如果罪人堅持不聽,「你就將他看作外教人或稅吏。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18:17-18)。

31-33節:生長的比喻

「31耶穌給他們另設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粒芥子,人把它撒在自己的田裡。32它固然是各樣種子裡最小的,但當它長起來,卻比各種蔬菜都大,竟成了樹,甚至天上的飛鳥飛來,在它的枝上棲息。」33他又給他們講了一個比喻:「天國好像酵母,女人取來藏在三斗麵裡,直到全部發了酵。」

芥子的比喻與酵母的比喻把天主的微小與它的偉大效果作對比。

教會不是天國的同義詞,但教會是天國的展現。我們不應該期望天國征服一切──天國的形式永遠是小的,面積總是好像種子般小的,由天主所計劃、藏於瓦器,而不是藏於金器的寶貝,好使福音的卓越力量總是屬於天主的,而不是屬於人的(格後4:7)。

31-32節:芥子的比喻

這個比喻給人帶來希望,應許偉大的成果是來自微小的開始。耶穌想鼓勵首批門徒,因為他們面對可能使人畏縮的事,而這比喻繼續鼓勵今天的門徒。教會的大多數工作都在不幸的環境中完成。我們的使命看來是大得無法抵抗的,但資源卻看來是太小的。但是,耶穌應許天主的德能使一切成為可能的。

的確,開始是小的。在瑪竇的時代,門徒已遇到重大的反對。基督的門徒的微小行動似乎不甚可能抵擋龐大的反對勢力,但要注意!天主利用那愚妄的來羞辱那有智慧的。天主利用懦弱的來羞辱那堅強的(格前1:27)。

也許芥子的比喻的教訓是,基督徒應懷著期望來生活,知道天主從微小的開始帶來偉大的東西──我們不應期望天國的偉大猶如世界給偉大的定義。一位良善心謙的君王(11:25-30)、騎著驢駒而不是騎著戰馬的君王(21:1-9),可以由一個以香草而不是大樹所象徵的天國作代表。這比喻「斥責我們對偉大的崇拜」。

「飛鳥在樹上築巢棲息的形象,是來自舊約的末世性象徵,即天下萬國都來棲息在一棵樹,即天國的樹枝上(達4:12;則17:23)。

33節:酵母的比喻

好像芥子一樣,酵母相比它所發酵的麵團是小的。好像芥子一樣,酵母雖然細小,但具有很大的潛質。

三斗麵粉所製成的餅,足以供應給一百至一百五十人。比喻的要點是,即使小量的酵母都有能力影響大量麵粉。天國也是如此。我們按照基督的規則生活,這規則看似是微不足道的,但要注意!藉著基督的德能,我們可以作出很大的分別!這裡的一句話,那裡的一杯涼水,在關乎良心的事上堅持──讓他們做自己的事,不強迫,不推動。把石投在水中;泛起的漣漪遠至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這個比喻鼓勵我們不要與世隔絕,而是參與其中。酵母唯有與麵團混合才發揮作用。否則,它是無用的。那些要事奉耶穌的人也是如此。耶穌叫我們走到世界各處,使人成為門徒,給他們授洗,並教導他們(28:19-20)。

在這比喻裡,耶穌正面地提及酵母。猶太人時常用酵母來比喻邪惡或不潔(瑪16:6;格前5:6-8),而且在準備慶祝逾越節時,要把家中的酵母除掉。也許耶穌的目的,是讓聽眾吃驚,然後聆聽他。

34-35節:結論

「34耶穌用比喻給群眾講解了這一切,不用比喻就不給他們講什麼;35 這樣應驗了先知所說的話:『我要開口說比喻,要說出由創世以來的隱密事。』」

這兩節是聖史就耶穌所講的比喻作一結論。不過在本章43節後,尚記述三個比喻,聖史沒把這結論的話,放在本章最末的一比喻之後,卻在前四個比喻之後,顯然本章所記述的七個比喻,不是在同一天或同一時機上講的。谷4:33所載,意義與措辭幾乎完全和本處相同。谷4:33顯然是耶穌所講比喻的結論,因按谷4:35耶穌乘船渡海走了。為此本章44-50等節所記述的另三個比喻,是聖史依據他紀事的體例,把耶穌所講的比喻都編輯了在一起。此外,由這兩節,可以推知聖史有意暗示給讀者,從這時候起,耶穌在他的傳教生活上,開始了用比喻講道的新階段:

(1)可說以前耶穌沒有用比喻講過道,否則,宗徒們便不致如此驚奇,而追問耶穌所以用比喻講道的理由(見10節);

(2)在此處說:「不用比喻就甚麼也不給他們講什麼」,接著又用先知的話說:「我要開口……」此句出於詠78:2,原文本作:「我要開口說講述比喻,我要說出古時古代的謎語。」今聖史側重在世間隱而不露的事,所以聖史寫作:「我要……說出由創世以來的隱密事。」

36-43節:比喻的解釋

「36那時,耶穌離開了群眾,來到家裡,他的門徒就前來對他說:「請把田間莠子的比喻給我們講解一下!」37他就回答說:「那撒好種子的,就是人子;38田就是世界;好種子,即是天國的子民,莠子即是邪惡的子民;39那撒莠子的仇人,即是魔鬼;收穫時期,即是今世的終結;收割者即是天使。40就如將莠子收集起來,用火焚燒;在今世終結時也將是如此:41人子要差遣他的天使,由他的國內,將一切使人跌倒的事,及作惡的人收集起來,42扔到火窯裡;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43那時,義人要在他們父的國裡,發光如同太陽。有耳的,聽罷!」

「那時,耶穌離開了群眾,來到家裡」(36節)。耶穌來到家裡,離開人群。門徒在那裡要求耶穌解釋比喻,正如撒種者的比喻一樣,耶穌向他們解釋比喻的意義。瑪竇透過私下的環境和解釋來強調教會,以及本福音的讀者的「內部人士」的地位。

耶穌的解釋是寓言性的(即解釋中的事情具有隱藏的或象徵的意義)。他說:

──那撒好種子的,就是人子

──田就是世界

──好種子是天國的子民

──莠子即是邪惡的子民

──仇人是魔鬼

──收穫時期是今世的終結

──收割者是天使

耶穌不是把田看成以色列或教會,而是世界。傳統的解釋敦促基督徒不是判斷團體的成員,這並非不正確,而是太過狹窄。不只是基督徒要抑制判斷教會內的人。15:12-14所提及要拔掉「莠子」警告是與法利塞人有關;它們不是天父「種植」的,但天父會在適當的時候處理它們。耶穌的門徒不是要企圖拔掉它們,而是任由它們。

有兩個撒種者──人子和魔鬼。耶穌因而敘述在我們中間有邪惡臨在。今天,我們對於魔鬼的觀念感到不安,而且在宣講時,往往忽略魔鬼。然而,「被忽略的魔鬼會從後門溜進。魔鬼不會因為我們認為他不再存在而真的不再存;他以不同形式存在於普及或政治文化。

「人子要差遣他的天使,由他的國內,將一切使人跌倒的事,及作惡的人收集起來,扔到火窯裡;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41-42節)。耶穌提出這樣的描述,是要警告作惡的人。那些處於火的危險中的人,是「使人跌倒的事和作惡的人」(41節)。

──Skandala是那些使人跌倒的人──誘惑者──破壞信德的人──那些在信仰旅途上阻礙別人的人──絆腳石(參閱16:23;羅14:13; 16:17;若一2:10)。耶穌說,如果我們使別人跌倒,倒不如沉在海的深處更好(18:6)。

──作惡的人是那些實踐anomia──字面是a(沒有)nomos(法律)──即違法的的──那些違背天主法律的人──那些度不道德生活的人──那些不關心耶穌想他們做什麼的人(參閱7:23; 23:28; 24:12)。考慮到耶穌給最大誡命──即愛天主和愛近人──的解釋,anomia也必定包括那些不愛天主和不愛近人的人。耶穌警告這樣的人要受地獄之火的危險。

「扔到火窯裡;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42節;參閱達3:6)。我們對這話可能感到不安。我們願意恩寵,不是法律──愛,不是要求──肯定,不是責備。我們想聽到,「耶穌愛你,我也愛你,」但是,耶穌卻警告,「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42節;參閱8:12; 13:50; 22:13; 24:51; 25:30)。

我們需要承認自己將事奉罪惡或基督──不潔或正義(羅6:16ff)。我們不能不事奉任何主人,但可自由選擇要事奉那個主人。

但是,喜訊就是,「那時,義人要在他們父的國裡,發光如同太陽」(43節)。這美麗的形象來自達12:3,並答應忠信的人能期待奇妙的賞報。

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兩件事:「首先,不要為作惡的人而煩燥不安,因為他們的臨在或他們的前途不是你們的責任;其次,天主將在歷史結束時帶來正義,而聖人最終脫離壓迫。比喻……因而不是威脅而是安慰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