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

「當他們臨近耶路撒冷,來到靠近橄欖山的貝特法革時,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對他們說:「你們往對面的村莊裡去,立時會看見一匹栓著的...」(瑪 21:1-11)(4月14日)

聖經:瑪 21:1-11

釋經

1-3節:你們就說:主要用牠們

「1當他們臨近耶路撒冷,來到靠近橄欖山的貝特法革時,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2對他們說:「你們往對面的村莊裡去,立時會看見一匹栓著的母驢,和跟牠在一起的驢駒。解開,給我牽來,3如果有人對你們說什麼,你們就說:主要用牠們。他們就會立刻放牠們來。」

「當他們臨近耶路撒冷,來到靠近橄欖山的貝特法革時」(1節)。橄欖山是兩哩半(四公里)長的山脊,由三個山頂組成,位於耶路撒冷以東。在橄欖山與耶路撒冷城之間是克德龍谷。傳統上,中央的山頂(818公尺)是耶穌升天的地方。

「你們往對面的村莊裡去」(2節)。耶穌在母驢及其驢駒這方面,給予門徒準確的指示──包括如果有人挑戰他們,他們應如何回答。他的信心是否基於事先與驢駒的主人安排妥當,抑或是出於超性的預知?大多數學者認為是後者。

「主(kurios)要用牠們」(3節)。Kurios可解作上主、師傅或主人。有些學者認為耶穌的意思是傳達一個訊息:他是驢子的主人。在某意義上,這是真的──耶穌是萬物的主宰。然而,我們看不到耶穌在別處聲稱擁有私產,所以,「主」所指的更可能是真正的主宰,而不僅是擁有某些驢駒。

4-5節:這事發生,是為應驗先知所說的

「4這事發生,是為應驗先知所說的:5『你們應向熙雍女子說:看,你的君王來到你這裡,溫和地騎在一匹驢上,一匹母驢的小驢駒上。』」

「這事發生,是為應驗先知所說的」(4節)。瑪竇主要關注的,是先知的話得以應驗(1:22; 2:15; 5:17; 8:17; 12:17; 13:35),因為瑪竇福音的對象主要是猶太人基督徒。由於他們是猶太人,所以特別接受先知的話應驗。

這裡所應驗的先知的話是:

「熙雍女子,你應盡量喜樂!耶路撒冷女子,你應該歡呼!看,你的君王到你這裡來,他是正義的,勝利的,謙遜的,騎在驢上,騎在驢駒上。」

在撰寫本福音時,瑪竇利用馬爾谷福音作為主要來源,但馬爾谷、路加和若望只指稱一頭驢,而不是兩頭。為什麼瑪竇提及第二頭驢駒(母驢和驢駒)?有學者說:「我們可以同時閱讀希伯來文的匝9:9和瑪竇在提及兩頭動物時所引述的希臘文版本。瑪竇選擇這樣理解匝加利亞先知書,並這樣強調有兩頭動物,是說明瑪竇尤其對於這種一致感興趣。顯然,問題的關鍵在於一頭未馴服的驢駒(要注意谷11:2:『從來沒有人騎過的』,這是瑪竇所知道的,雖然省略)通常要在父母的倍同下服務……這明確是詳細的同意……能符合辣彼文學的品味和瑪竇及其讀者的傾向」。

要注意瑪竇省略匝加利亞預言的重要的話,即「他是正義的,勝利的。」瑪竇指出耶穌騎在驢駒上(謙遜的動物)而不是馬(較大和快速的動物,適合兵士坐騎),是傳遞他的默西亞身份的基本元素。他在馬槽裡而不是在皇宮裡出生──他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8:20)──他「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20:28)。他出現在驢駒上,是宣告他的僕人職務。瑪竇不想塑造耶穌的『榮進耶路撒冷』。

6-9節:賀三納於達味之子

「6門徒就去,照耶穌吩咐他們的做了。7他們牽了母驢和驢駒來,把外衣搭在牠們的身上,扶耶穌坐在上面。8很多群眾,把自己的外衣舖在路上,還有些人從樹上砍下樹枝來,撒在路上。9前行後隨的群眾喊說:「賀三納於達味之子!因上主之名而來的,當受讚頌!賀三納於至高之天。」

「門徒就去,照耶穌吩咐他們的做了」(6節)。「整個調子都是強調耶穌的默西亞身份──他命令門徒;他們照他所吩咐的做了;而且一切都如『主』所預料的」。

「他們牽了母驢和驢駒來,把外衣搭在牠們的身上,扶耶穌坐在上面」(7節)。谷11:2,4,7,路19:30,33,35以及若12:15都指出耶穌所騎的是驢駒,而馬爾谷更指出這是一匹「從來沒有人騎過的」驢駒(谷11:2)。然而,當瑪竇說耶穌「坐在上面」時,最可能的是外衣,所以,瑪竇的意義可能是耶穌坐在門徒的外衣上。考參過其他三部福音所提及的驢駒,看來耶穌是坐在搭在驢駒的外衣上。

「很多群眾,把自己的外衣舖在路上,還有些人從樹上砍下樹枝來,撒在路上」(8節)。「這裡有兩批群眾:一批是從伯達尼跟隨耶穌前來的,另一批是從耶路撒冷來的」。

「賀三納於達味之子!」(9節)。「賀三納」源自希伯來文,意謂「拯救我們。」在耶穌時代,這是普遍用於崇拜,作為讚美的詞意。

「因上主之名而來的,當受讚頌」(9節)。這短話來自詠118:26──是慶節遊行曲,傳統上在逾越節詠唱的,也是新約經常引述的聖詠。「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是源自詠118:22。

10-11節:這人是誰?

「10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全城哄動,說:「這人是誰?」11群眾說:「這是加里肋亞納匝肋的先知耶穌。 」

「全城哄動(希臘文:eseisthe)」(10節)。「地震學」一詞源自eseisthe。瑪竇是說耶路撒冷「震動。」瑪竇在本福音其他兩個場合採用eseisthe這詞──當耶穌死亡的時候,大地震動(27:51),以及在耶穌復活前發生了大地震(28:2)。

瑪竇在此告訴我們「全城哄動。」較早前,是「群眾」向耶穌歡呼(9節)。「全城」(10節)和「群眾」(9節)是否同義詞?可能不是!「哄動」一詞暗示耶穌的敵人潛伏在背景──大發忿怒(15節)──準備挑戰耶穌的權柄(23節)──計劃用狡猾的問題來誘陷他(22:15-40)──密謀殺害他(26:1-5)。

「這人是誰?」(10節)。這是瑪竇從本福音第一節一直處理的大問題──以族譜作為開始,認出「耶穌基督」是「亞巴郎之子, 達味之子」(1:1)。他是耶穌基督(1:18)──「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1:23)──「猶太人君王」(2:2)──統治者和牧人(2:6)──「上主」(3:3)──「要以聖神及火施洗」的那一位(3:11)──「(天主的)愛子」(3:17)等等。伯多祿剛才宣認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16:16),但不知道他的宣認的含義(16:21-28)。

「這是加里肋亞納匝肋的先知耶穌」(11節)。群眾剛才向耶穌致候,稱他為「達味之子」和「因上主之名而來的」(9節),但現在,他們只認為他是「這是加里肋亞納匝肋的先知。」

耶穌的確是先知(13:57),但他不只是先知。群眾在耶路撒冷歡呼向他致候,我們不禁懷疑,他們說「這是加里肋亞納匝肋的先知耶穌」的意思是什麼。加里肋亞是窮鄉僻壤──缺乏世故──遠離聖城和聖殿──遠離以色列的宗教中心。達味之城的市民是否稱耶穌為「達味之子」(9節)?抑或他們是湧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加里肋亞朝聖者,所以向自己的同鄉歡呼?瑪竇沒有告訴我們。